天地一身閒,袈裟裹乱山。
听经离竺寺,结制去云间。
包重悬诗稿,藤枯带藓斑。
西风落梧叶,应又向西还。
天地一身閒,袈裟裹乱山。
听经离竺寺,结制去云间。
包重悬诗稿,藤枯带藓斑。
西风落梧叶,应又向西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独自游历山水的场景。"天地一身閒",开篇即展现出僧人的超然心境,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心境闲适。"袈裟裹乱山",形象地描绘了僧人披着袈裟行走在山野之间,禅意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
"听经离竺寺,结制去云间",写僧人离开寺庙,专心聆听佛法,然后踏上云游之路,表现出其对佛教修行的执着和追求。"包重悬诗稿",暗示他带着诗书,不仅追求精神的解脱,也保留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藤枯带藓斑"进一步描绘环境的荒凉与僧人的坚韧,藤蔓枯萎,却仍有藓苔点缀,象征僧人虽身处艰苦,但内心世界丰富而深沉。最后两句"西风落梧叶,应又向西还",以季节更迭和梧叶飘零,寓言僧人将随着西风继续他的旅程,最终可能还会回归,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独行山水、追求佛法的孤寂与坚定,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具有浓厚的禅意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