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冬雪重积,十日奇寒冱。
啁啾阒不闻,葱茜失其故。
客子欲何归,中林犹独步。
幸有苍苍松,为辨去来路。
季冬雪重积,十日奇寒冱。
啁啾阒不闻,葱茜失其故。
客子欲何归,中林犹独步。
幸有苍苍松,为辨去来路。
这首明代祝允明的《题画(其二)》描绘了冬季严寒的景象。诗人通过“季冬雪重积,十日奇寒冱”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深冬时节大雪纷飞,连续十日的极度寒冷,使得自然界的声音都变得寂静无声,连葱郁的景色也失去了往常的生机。“啁啾阒不闻,葱茜失其故”这两句,以鸟鸣的消失和草木凋零,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荒凉与沉寂。
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笔下的“客子”内心充满迷茫,“欲何归”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归乡无路的无奈。然而,即使在困境中,诗人并未完全陷入绝望,因为“幸有苍苍松,为辨去来路”。这句诗中的松树象征坚韧与方向,它为迷失的旅人指示出一条前行的道路,也寓含着诗人对坚韧精神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借冬日景象和松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归宿的心境。
树头榆叶水圆荷,黄菊青苔鼓铸多。
莫把诗家作穷相,四时浑不奈钱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