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台,侬今化为石,郎且不须回。
望夫山,侬虽化为石,犹自待郎还。
望夫台,侬今化为石,郎且不须回。
望夫山,侬虽化为石,犹自待郎还。
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寄托在石头上,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望夫台上长久等待丈夫归来的场景。通过“望夫台”和“望夫山”的反复提及,以及女子化为石像的设定,强化了主题情感的深度与持久性。
“望夫台,侬今化为石,郎且不须回。”这一句中,“望夫台”象征着女子等待丈夫的地点,而“化为石”则表达了她对丈夫的痴情与执着,即使化为石头也愿意继续等待。这里的“郎且不须回”,既是对丈夫的呼唤,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受,暗示了等待的漫长与无尽。
“望夫山,侬虽化为石,犹自待郎还。”“望夫山”与前一句中的“望夫台”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等待的地点不变,而“犹自待郎还”则展现了女子即使化身为石,也依然坚守着对丈夫的期盼与等待,这份情感超越了生死,体现了深厚的爱情与忠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设置,深刻地表现了古代女性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尊重与理解。
君不见司马子长志横秋,少年足迹不肯休。
胸中盘屈奇伟气,笔力直与造化侔。
又不见杜陵子美夸壮游,一身几走半九州。
吟怀吐纳天地秀,作为篇章光斗牛。
君今去去几千里,匣剑囊书赴知己。
知己从来素有情,投机之会趋功名。
功名岂有作能致,莫辞跋涉长江行。
长江四月南风起,武昌鱼饮秦淮水。
南风不久又西风,食鱼休忘鲈鱼美。
天涯别梦思城东,何日一樽重与同。
草桥夜醉月明下,桃关晴吟春色中。
不堪蜀魄相催去,却怜樯燕相留住。
一片离情去住间,正是游人肠断处。
荆湖右道分南北,势与中原岂悬隔。
五湖膏血互吞噬,万里烟尘入谋画。
莫如子长子美但能事文章,蚤归来献平戎策。
《送翁宾旸之荆湖》【宋·周端臣】君不见司马子长志横秋,少年足迹不肯休。胸中盘屈奇伟气,笔力直与造化侔。又不见杜陵子美夸壮游,一身几走半九州。吟怀吐纳天地秀,作为篇章光斗牛。君今去去几千里,匣剑囊书赴知己。知己从来素有情,投机之会趋功名。功名岂有作能致,莫辞跋涉长江行。长江四月南风起,武昌鱼饮秦淮水。南风不久又西风,食鱼休忘鲈鱼美。天涯别梦思城东,何日一樽重与同。草桥夜醉月明下,桃关晴吟春色中。不堪蜀魄相催去,却怜樯燕相留住。一片离情去住间,正是游人肠断处。荆湖右道分南北,势与中原岂悬隔。五湖膏血互吞噬,万里烟尘入谋画。莫如子长子美但能事文章,蚤归来献平戎策。
https://shici.929r.com/shici/KNRZwybe.html
重到西泠,记芳园载酒,画船横笛。
水曲芙蓉,渚边鸥鹭,依依似曾相识。年芳易失。
段桥几换垂杨色。谩自惜。愁损庾郎,霜点鬓华白。
残蛩露草,怨蝶寒花,转眼西风,又成陈迹。
叹如今、才消量减,尊前孤负醉吟笔。
欲寄远情秋水隔。
旧游空在,凭高望极斜阳,乱山浮紫,暮云凝碧。
绀玉波宽,碧云亭小,苒苒水枫香细。
鱼牵翠带,燕掠红衣,雨急万荷喧睡。
临槛自采瑶房,铅粉沾襟,雪丝萦指。
喜嘶蝉树远,盟鸥乡近,镜奁光里。
帘户悄、竹色侵棋,槐阴移漏,昼永簟花铺水。
清眠乍足,晚浴初慵,瘦约楚裙尺二。
曲砌虚庭夜深,月透龟纱,凉生蝉翅。
看银潢泻露,金井啼鸦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