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孤峭质,移在太湖心。
出得风波外,任他池馆深。
不同花逞艳,多愧竹垂阴。
一片至坚操,那忧岁月侵。
谁怜孤峭质,移在太湖心。
出得风波外,任他池馆深。
不同花逞艳,多愧竹垂阴。
一片至坚操,那忧岁月侵。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坚守个性之美。首句"谁怜孤峭质,移在太湖心"表达了诗人对独立不群的品格的自豪和欣赏,这种品格如同孤立的山石,被人们所忽略,却安置于广阔的太湖之中。
接下来的"出得风波外,任他池馆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坚守自我、超脱世俗的态度。诗人不为周围的风波所动,即便是深邃的园林也无法束缚他的心志。
第三句"不同花逞艳,多愧竹垂阴"通过对比花的华丽和竹的谦和,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美的追求。花以其艳丽而自豪,而诗人却更多感到惭愧,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品格如同竹子一般质朴且有着深远的阴凉。
最后一句"一片至坚操, 那忧岁月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担忧。他虽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操守,但仍旧无法避免时光带来的侵蚀与磨损。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坚持自我本色的哲学思考,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篇高水平的山水田园诗。
一真那有黑白业,佛橐枉用为书箧。
人人反照自图成,说甚一花开五叶。
了无结习便超脱,因有挂碍生怖慑。
山鬼窟中求活计,玄关欲透知何劫。
匝天遍地自心源,若解承当真要捷。
树林水鸟皆法音,露柱幡竿光炜烨。
世上盲聋喑哑人,试问道师作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