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阴湿,竹声乾。疑雨疑晴独凭阑。
十丈尘消天欲淡,一封书到雁初寒。
桐阴湿,竹声乾。疑雨疑晴独凭阑。
十丈尘消天欲淡,一封书到雁初寒。
这首《捣练子·喜秋》由清代诗人许嗣隆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特有的宁静与喜悦的画面。
“桐阴湿,竹声乾。” 开篇以桐树的湿润和竹叶的干燥,营造出秋日清晨的独特氛围,湿湿的桐阴与干爽的竹声相互映衬,给人以清新之感。
“疑雨疑晴独凭阑。” 接着写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心中既疑惑是雨后还是晴天,又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孤独,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十丈尘消天欲淡。” 这句描绘了天空逐渐变得淡雅,尘埃散去,展现出秋日天空的清澈与辽阔,仿佛一切都被洗涤得更加纯净。
“一封书到雁初寒。” 最后一句,诗人收到一封书信,恰逢大雁南飞的季节,初寒之际,书信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消息,也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关怀,增添了诗中的情感深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秋日的喜爱与感慨,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追求。
南北本同归,何人泣异岐。
玄黄本同质,何人悲素丝。
悲泣不自已,吾故悯翟朱。
圣贤急救世,犹或与心违。
二子救世心,岂愿戾厥初。
兼爱与为我,本昧善恶几。
贼人视兼爱,残忍终罔知。
失己视为我,流荡返故迟。
安得二子心,不为世道思。
吾将责二子,一世将焉知。
贫女伤莫年,有泪不可挹。
秦川五色锦,半世劳独织。
织花空过眼,新故总尘迹。
抚机悲岁年,颜貌非故夕。
妾心比锦丝,丝长恨无极。
绣衾双鸳鸯,抱此欲谁适。
沃桑叹黄陨,尚肯赋梅实。
悠悠世上儿,何处堪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