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杖诗》
《梅杖诗》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曾向孤山斸薜萝,根株栗栉试摩挲。

持身惯历风波路,回首还怜雪月坡。

铁骨自将惟世用,赤心不偶奈时何。

会寻苍竹成龙去,莫向葛陂深处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éizhàngshī
sòng / mèngguì

céngxiàngshānzhúluógēnzhūzhìshì

chíshēnguànfēnghuíshǒuháiliánxuěyuè

tiějiāngwéishìyòngchìxīnǒunàishí

huìxúncāngzhúchénglóngxiàngbēishēnchùguò

翻译
曾在孤山挖取薜荔和萝藤,根茎如栗似栉让人抚摸。
习惯了风浪人生的我,回头仍怀念雪月照耀的山坡。
铁一般的意志只为世间所用,但赤诚之心怎敌这世事无常。
将来定会化作苍竹飞龙而去,切勿再深入那葛陂幽深之处。
注释
孤山: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山,以梅闻名。
斸:挖掘。
薜萝:植物名,薜荔和萝藦,常用于隐士居所。
根株栗栉:形容根茎紧密如栗子般排列。
摩挲:抚摸。
风波路: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
雪月坡:形容清冷而美丽的景色。
铁骨:坚韧不屈的意志。
世用:为世人所用,即服务于社会。
赤心:真诚的心。
苍竹成龙:象征着超脱世俗,成为高洁之士。
葛陂:地名,可能指代隐居之地。
深处:指隐秘或难以触及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个性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开篇“曾向孤山斸薜萝,根株栗栉试摩挲”两句,以切实的动作描绘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诗人将自己比喻为那要在孤山中生长的薜萝,不惧怕困难和挑战,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磨砺来锤炼自己。

接着“持身惯历风波路,回首还怜雪月坡”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风波时的坚守和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的“风波路”暗示了一种长期的艰苦奋斗,而“雪月坡”则象征着纯洁与明亮,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

中间两句“铁骨自将惟世用,赤心不偶奈时何”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时代的责任感。这里的“我”是有着坚如铁骨的品格,渴望为世人所用,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因为外界环境的压力,使得诗人内心的赤诚难以得到实现。

最后两句“会寻苍竹成龙去,莫向葛陂深处过”则充满了超脱尘世、追求理想的愿望。“会寻苍竹成龙去”象征着诗人的志存高远,有着成为不凡之物的渴望;而“莫向葛陂深处过”则告诫自己和读者,要避免陷入世俗的复杂与纷争中。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内核,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时代的无奈和个人志向的超脱。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浪淘沙令.四景乐道辞·其四

庭满冻苔斑。农事都閒。尖风不到水云间。

曝背茅檐调鹤舞,一任疏顽。名利几人还。

雪拥关山。金丹留我镜中颜。

起索梅花同一笑,紧闭柴关。

(0)

与谢子期閒步至北山庄作

与客寻源过石梁,水车遥认北山庄。

鸥边一阵东风起,吹落桐花满涧香。

(0)

馀兴

半日登游兴未阑,晚山凝绿更宜看。

少年突马春沙细,老子呼牛夕照残。

今我却能销酒劵,几人犹未了诗丸。

笑谈一任渔樵怪,此乐平生亦自难。

(0)

南山赏梅与刘教谕孟纯黄训导伦暨汪思恭詹贵汪琳联句·其二

寒梅自古占花魁,几处清香在酒杯。

玉朵固知留饷客,青皇应亦解怜才。

巡檐共索风前笑,觅句同扳月下回。

翠鸟近传消息好,便须调鼎出三台。

(0)

邵节妇朱氏

半壁寒灯照苦辛,白头甘作未亡人。

几家文献存孤子,一脉纲常系此身。

雪后松筠真耐晚,风前桃李漫争春。

登堂细阅丹青卷,击节还思板荡臣。

(0)

留别士钦

一夜台章达冕旒,圣恩如海得归休。

却怜故旧多青眼,不道疏慵早白头。

耕凿有情还卜颖,简编无分久依刘。

独馀晚节生涯在,乐满樵林与钓洲。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