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奉和方伯汤公回銮志喜之什》
《次韵奉和方伯汤公回銮志喜之什》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五云遥捧翠华归,北极芒寒万象依。

关塞岩岩分地险,金汤面面自天围。

圣图六马知能驭,永命三灵未待祈。

岭海小臣从国老,中宵魏阙梦魂飞。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为庆祝汤公回归朝廷而作的和诗。首句“五云遥捧翠华归”,以五彩祥云烘托出皇帝仪仗的庄重与荣耀,形象生动。接着,“北极芒寒万象依”描绘了皇帝归来时,天地间充满肃穆与尊崇的景象。

“关塞岩岩分地险,金汤面面自天围”两句,通过描绘险峻的关隘和坚固的城池,展现了国家的地理形势和军事防御力量,表达了对国家疆域稳固的赞美。

“圣图六马知能驭”,将皇帝的智慧和驾驭国家的能力比作驾驭六马的驾驭者,寓意其治国有方。而“永命三灵未待祈”则预示着皇帝的长久统治无需再祈求神灵庇佑,显示出对君主权威的信心。

最后,“岭海小臣从国老,中宵魏阙梦魂飞”表达诗人自己虽身处偏远之地,但心系朝廷,夜晚也在梦中飞向京城,体现了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以及对盛世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歌颂了皇权的威严,又流露出对国家安定和皇帝英明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项王庙(一作栖一诗)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日悠悠空浪花。

(0)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
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
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
又似朝天去,诸僧不可同。
官辞中秘府,疏放野麋齐。
偃仰青霄近,登临白日低。
折腰窥乳窦,定足涉冰溪。
染翰挥岚翠,僧名几处题。
暂收丹陛迹,独往乱山居。
入雪知人远,眠云觉俗虚。
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
只见僧酬答,新归绝壑书。

(0)

冬中与诸公会宿姚端公宅,怀永乐殷侍御

柱史静开筵,所思何地偏。
故人为县吏,五老远峰前。
宾榻寒侵树,公庭夜落泉。
会当随假务,一就白云禅。

(0)

中秋台看月

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耀迷鲸口,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

(0)

秋寄从兄贾岛(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贾岛)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0)

寄和蔡州田郎中(一作寄和蔡州中丞题蒋亭)

遗迹仍留蔡,幽人出汉朝。
门深荒径在,台迥数峰遥。
岸石奇支相倚,窗松偃未凋。
寻思方一去,岂待使君招。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