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吹小春,刮面剧剑铓。
云气泼浓墨,午窗变曛黄。
六花大如掌,浩荡来无乡。
青女正熟睡,不记行新霜。
寒暑故密移,滕巽乃尔狂。
南邻炭未买,北邻绵未装。
敢论酒价涌,束薪逾桂芳。
岂不解蚤计,善舞须袖长。
频年田薄收,十家九空囊。
被冻知不免,但恨太匆忙。
今朝复何朝,晴色挂屋梁。
人物各解严,儿童笑相将。
熙如谷黍温,免作沟木僵。
两邻报无恙,为汝歌慨慷。
狂飙吹小春,刮面剧剑铓。
云气泼浓墨,午窗变曛黄。
六花大如掌,浩荡来无乡。
青女正熟睡,不记行新霜。
寒暑故密移,滕巽乃尔狂。
南邻炭未买,北邻绵未装。
敢论酒价涌,束薪逾桂芳。
岂不解蚤计,善舞须袖长。
频年田薄收,十家九空囊。
被冻知不免,但恨太匆忙。
今朝复何朝,晴色挂屋梁。
人物各解严,儿童笑相将。
熙如谷黍温,免作沟木僵。
两邻报无恙,为汝歌慨慷。
这首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诗《重阳后半月天气温丽忽变奇寒晦日大雪乡人御冬之计多未办》描绘了冬季天气突然剧烈变化的情景。首句“狂飙吹小春,刮面剧剑铓”形象地写出暴风雪的猛烈,仿佛春天的狂风也变得如同剑锋般锐利。接着,“云气泼浓墨,午窗变曛黄”以墨色渲染乌云密布,中午时分天色昏暗,预示着大雪将至。
“六花大如掌,浩荡来无乡”中的“六花”指雪花,形容其大如手掌,漫天飞舞,没有方向。诗人感叹“青女正熟睡,不记行新霜”,借神话中司霜雪的女神青女比喻天气骤变,不料降下大雪。“寒暑故密移,滕巽乃尔狂”表达了对气候变化无常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关注到百姓的生活,提到邻居们还未准备好过冬物资,如煤炭和棉絮。“酒价涌”、“束薪逾桂芳”则暗示物价上涨,生活艰难。他劝告人们早做准备,但又无奈于“频年田薄收”,导致多数人家经济困顿。
最后,诗人以“熙如谷黍温,免作沟木僵”表达对晴朗天气的期盼,希望人们能暂时摆脱寒冷,孩子们欢笑,生活稍有温暖。结尾处,邻居们报平安,诗人感慨万分,为乡亲们的境遇而悲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关怀,展现了宋代乡村在冬季严寒中生活的艰辛,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西窗枕清溪,流水日夜响。
孤眠夜无寐,离梦苦摇荡。
自我辞家来,弦月屡下上。
消息不曾真,百念堕滉瀁。
忆昔心气雄,跃跃盛年想。
窥奇故牧储,借重宗橐赏。
山搜富金沙,泽淤耀琨簜。
天池鶱孤飞,昆山纷独往。
下视夸夺子,蠓蠛鸣瓮盎。
区区凡楚争,逐逐臧谷网。
蹉跎改素摽,零落收宿莽。
平生矜与夸,荣为谢外奖。
惟馀不尽心,耿耿犹畴曩。
譬如老猎猃,闻呼齿足痒。
清江三百里,西风飒菰蒋。
明朝溯归舟,鸦轧鸣两桨。
代马必死战,韩卢必死猎。
万族虽有殊,受性固莫夺。
君看伏波翁,心火老不灭。
万里战壶头,赤手拥马鬣。
前言一朝酬,英气半途折。
海南纪铜柱,城西埋石蕝。
所以高世人,甘守田园拙。
梧楸老归梦,桑梓借馀热。
人生贵适意,似用生分别。
为问泽车乘,何如水鸢跕。
南窗一枕梦槐安,咽鼓悲笳生暮寒。
寿极星移堕芒角,诗仙身蜕失丸丹。
扶藜记与渔樵话,种菊留教孙子看。
归去休休言不尽,残阳木末乱鸦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