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
《咏史》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古风

代马必死战,韩卢必死猎。

万族虽有殊,受性固莫夺。

君看伏波翁,心火老不灭。

万里战壶头,赤手拥马鬣。

前言一朝酬,英气半途折。

海南纪铜柱,城西埋石蕝。

所以高世人,甘守田园拙。

梧楸老归梦,桑梓借馀热。

人生贵适意,似用生分别。

为问泽车乘,何如水鸢跕。

(0)
鉴赏

这首诗《咏史》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方一夔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自然界的动物,探讨了人性与天性的关系,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首句“代马必死战,韩卢必死猎”以代马和韩卢(古代著名的猎犬)为例,说明它们天生就具备战斗或狩猎的本能,引出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法则。接着,“万族虽有殊,受性固莫夺”指出尽管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强调了生物本性的恒定性。

“君看伏波翁,心火老不灭”将话题转向历史人物,以“伏波翁”(可能指东汉名将马援,字文渊,因功封伏波将军)为例,表达了即使在年老时,心中仍燃烧着对事业的热情与追求,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万里战壶头,赤手拥马鬣”描述了伏波翁在远征中的英勇事迹,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保护士兵,展现了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勇敢无畏的精神。

“前言一朝酬,英气半途折”暗示了英雄虽有豪情壮志,但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挫折,甚至牺牲,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感慨。

“海南纪铜柱,城西埋石蕝”提到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在海南立铜柱作为边界的标志,以及在城西埋下石蕝作为纪念,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对过往的铭记。

“所以高世人,甘守田园拙”表达了对那些远离尘嚣、甘于平凡生活的人的敬佩,认为他们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真实,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

“梧楸老归梦,桑梓借馀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即使年老体衰,心中的故乡之梦依然温暖。

“人生贵适意,似用生分别”总结了生活的真谛在于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而不是过分追求外在的成功或名声。

最后,“为问泽车乘,何如水鸢跕”以一个疑问句结束,似乎是在反思和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是否应该像泽车乘那样追求物质的富足,还是更倾向于像水鸢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对比,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价值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偶读司马温公诗集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各

年老逢春人自惊,春寒不饮负良朋。
江南报到犹深雪,都下听来无早莺。
司马惯将筇杖策,尧夫来挽小车行。
诗成却怪昌黎语,凡物鸣因不得平。

(0)

题院画(二首)

琼楼金屋映丹霞,只把仙家比内家。
落日美人秋水上,红妆一面乱荷花。

(0)

偶见元李希籧提举遗墨乞归宾之盖希籧其先世

遗墨持归走僮仆,想见开缄重薰沐。
百年珠玉慨沉埋,袖拂蛛丝光夺目。
遂令短纸一尺余,价压书巢三万轴。
乞邻与人真自惭,艺苑酬功百言足。
夜归解带不成眠,海月亭亭当矮屋。
琅然乌鹊忽惊飞,月下新篇已堪读。
湖湘文种传一家,前有希籧后怀麓。
吴人再结文章缘,几上分明留此幅。
锦囊收贮莫教迟,俗子无知将手触。
后世诸孙更好文,还向吴人获珠玉。

(0)

次韵任太常过园居(四首)

出土尚嫌瓜蔓短,灌畦方爱井泉深。
门前有客马长系,墙外谁家屋俯临。
未必市朝生俗状,只应鱼鸟识闲心。
好山移得聊相款,阶石累累总碧岑。
¤

(0)

题厓山大忠祠(四首)

厉阶千古恨辽金,戮力终成国步侵。
鼎足一时撑海角,旄头中夜到天心。
间关豺虎魂空返,寂寞鱼龙共骨沉。
臣节屡书犹不尽,欲将遗事托碑阴。

(0)

送原辉南还(九月二日)

清秋欲尽向南旋,别泪何堪重泫然。
吾已行年当五十,汝今归路又三千。
亦知禁酒胜良药,好为修书附便船。
旧业东城劳葺理,相期岁晚在园田。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