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太极前,立身晚秋后。
一朝扬清香,名动天下口。
受命太极前,立身晚秋后。
一朝扬清香,名动天下口。
这首诗《对菊四首(其二)》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在诗中,诗人以菊花为载体,表达了自己独立不迁、高洁自守的人格追求。
“受命太极前,立身晚秋后。”这两句开篇,诗人以“太极”象征宇宙的开始,而“晚秋”则暗示了个人生命旅程的某个阶段,即晚年或在逆境中。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强调了自己在生命晚期仍能坚守本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决心。
“一朝扬清香,名动天下口。”这两句描绘了菊花盛开时散发出的清雅香气,不仅让诗人自己感到满足与自豪,也使得其名声传遍天下。这里的“清香”不仅指菊花的自然香气,更象征着诗人高尚品德和独特人格的魅力,能够感染并感动他人。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隐喻了诗人自身虽处逆境但依然保持高洁品质的精神风貌。诗中蕴含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之气,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和对社会正义的执着坚守。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
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
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雅志未能忘。
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
从它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
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在在可徜徉。
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
幻出广寒境,罗袜净无尘。
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
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
对影且长啸,一酌瓮头春。
千万顷,琉璃色,楚天清。
庾楼袁舫何事,汨汨主和宾。
但见老蟾无恙,不管镜圆钩阙,寒暑任相更。
此夕幸无雨,何惜放颜醺。
簪履盛元幕,领袖属英游。
登车揽辔余事,何止客诸侯。
看尽巫云岷雪,却访庐峰湓浦,砥柱赞中流。
百叠青山路,一片白苹洲。
今日事,风涛上,一虚舟。
长江万顷寒碧,犹谓马能浮。
况是眼前局面,心腹忧如边角,胜著赖帷筹。
谈笑济时了,勋业迈前修。
久欲乘槎去,间阔几仙尘。
乾坤炯炯不夜,造化抑何神。
谁道二分无赖,到处一轮都满,天未始私人。
今夕果何夕,非夏亦非春。
风露下,明作哲,圣之清。
纷纷浮世代谢,燕客与鸿宾。
欢恨离愁尽扫,谢赋鲍诗高束,一枕听严更。
尔自屋梁落,吾已醉醺醺。
碾就一轮玉,扫尽四边尘。
白乎不涅不磷,千古此丰神。
领略常娥体态,寂寞谪仙材调,四海岂无人。
安得金丹诀,长驻玉颜春。
镜圆明,冰样洁,水来清。
良宵难值如许,何惜且留宾。
拟唤桓伊三弄,影转画檐西畔,钟鼓趣残更。
肺腑尽霜雪,麹蘖不能醺。
壮志小鹏背,万里欲乘风。
马_裘敝,老来无复旧游重。
楚尾吴头蜀口,三十载间陈迹,衮衮水之东。
休说射雕手,且学钓鱼翁。
奚为者,聊尔耳,此山中。
壶觞自引,不妨换羽与移宫。
蓬矢桑弧何事,朝菌大椿皆分,识破色俱空。
掬润弄明月,长啸倚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