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崎岖造物偏,不平曾有憾于天。
而今一色都无异,尽把人间缺陷填。
世路崎岖造物偏,不平曾有憾于天。
而今一色都无异,尽把人间缺陷填。
这首诗《雪》由清代诗人倪尧所作,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缺陷与圆满的深刻思考。
“世路崎岖造物偏”,开篇即以“世路崎岖”形容人生的艰难与不公,“造物偏”则暗示了命运的不均等。诗人似乎在感叹人生之路的坎坷与不平,充满了遗憾与不满。
“不平曾有憾于天”,进一步阐述了对命运不公的愤慨与无奈,表达了对上天安排的质疑与不满。这里的情感饱满,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命运的抗争。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转为豁达与超脱:“而今一色都无异,尽把人间缺陷填。”诗人通过描述雪覆盖大地,一切差异都被抹平的景象,寓意着在某种意义上,人生的缺陷与不公也能被某种力量所弥补或超越。雪的纯净与统一,象征着一种包容与和谐,提醒人们在面对人生不公时,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宽容,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与和谐。
整首诗以雪为载体,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中的不平等与缺陷,最终导向了一种积极向上、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态度。这种从抱怨到领悟、从不满到超脱的转变,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