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轮转头上,溪濑奏脚底。
人行山色中,叶落雨声里。
虚名为一官,游子在万里。
行行重行行,日夕聊复止。
月轮转头上,溪濑奏脚底。
人行山色中,叶落雨声里。
虚名为一官,游子在万里。
行行重行行,日夕聊复止。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诗《将至大横驿舍舟乘舆暮行(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山间行旅图。诗人通过月轮、溪流、山色和落叶、雨声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深夜独行的氛围。"月轮转头上"写月光洒在头顶,"溪濑奏脚底"则以流水声比喻旅途中的足音,形象生动。"人行山色中,叶落雨声里"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者在深山秋雨中穿行,环境清冷而寂静。
诗人感慨"虚名为一官",表达了对仕途功名的淡泊态度,以及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游子心境。"行行重行行,日夕聊复止"则表达了诗人对行程的疲惫和对暂时歇息的渴望。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具有浓厚的诗意。
谁植高原树,花叶相离披。
幽阴上蔽日,野鸟中巢之。
朝飞呼其友,莫㝛呼其儿。
岂不乐平生,久托终不移。
微霜变青绿,凉风又先吹。
馀叶犹满林,飒飒声何悲。
四海谅云广,欲逝愿裴褢。
独食虽得饱,不如群食饥。
一夕不相亲,百年安得知。
但冀藏弱羽,奚必栖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