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吼万慧均二公从匡庐奉佛舍利还·其一》
《喜吼万慧均二公从匡庐奉佛舍利还·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脚底何曾路不平,薰风秋气往来轻。

珠江吞却鄱阳月,百粤长空万古明。

(0)
鉴赏

这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感悟。首句“脚底何曾路不平”,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挑战,暗示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应保持平静与坚韧。接着,“薰风秋气往来轻”描绘了一幅秋日和煦、清风徐来的宁静画面,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外界环境的和谐。

“珠江吞却鄱阳月”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珠江的气势与月光融为一体,不仅展现了珠江的壮阔,也寓意着包容与融合的力量。最后,“百粤长空万古明”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光明、希望与永恒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与未来的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永同欢

绣帘卷,沉烟细。燕堂深,玳筵初启。

庭下芝兰,劝金卮,有多少雍容和气。

(0)

失调名·其一

椒觞献寿瑶觞满。彩幡儿、轻轻剪。

(0)

题赵大年奉议小景

江头古树片叶无,槎牙老龙爪角枯。

风含雪意天欲晚,冻栖不动鸲鹆满。

翩翩四翼来何迟,睥睨欲泊无空枝。

写生贵活意独到,明朝嘈杂听渠噪。

(0)

追和晦庵先生十梅韵·其五野梅

苍凉遁荒野,交与桃李绝。

远聘不肯来,为君三磬折。

(0)

武阳渡

空濛水气湿溪烟,闪烁沙星照客船。

一片西风吹酒醒,秋容多在雁云边。

(0)

张宛丘寄衣曲·其一

衷甲葱河不记春,何须更比小郎身。

只消狭剪征衫去,塞雪边风最瘦人。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