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何朝申所藏赵邈卓馋虎图》
《题何朝申所藏赵邈卓馋虎图》全文
宋 / 王灼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何日老于菟,失脚来空山。

山中无所食,瘦骨见孱颜。

舐掌鼓饿舌,始信择肉艰。

姑求一饱计,未肯藏榛菅。

画师有深趣,粉墨不可删。

兽心察凶毒,人事戒防闲。

编须固莫敢,强弓亦徒弯。

吾命傥足惜,斜阳掩柴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oshēnsuǒcángzhàomiǎozhuóchán
sòng / wángzhuó

lǎoshījiǎoláikōngshān

shānzhōngsuǒshíshòujiànchányán

shìzhǎng饿èshéshǐxìnròujiān

qiúbǎowèikěncángzhēnjiān

chēshīyǒushēnfěnshān

shòuxīncháxiōngrénshìróngfángxián

biāngǎnqiánggōngwān

mìngtǎngxiéyángyǎncháiguān

注释
老于菟:比喻年老或疲惫。
失脚:失足,比喻陷入困境。
孱颜:形容面容憔悴。
舐掌:舔舐手掌,形容极度饥饿。
择肉艰:选择食物困难。
姑求:姑且,暂时。
榛菅:杂草,比喻简陋的居所。
深趣:深远的意趣,指艺术的精髓。
粉墨:绘画或戏剧中的色彩,比喻生活或艺术的表现。
凶毒:凶狠毒辣。
防闲:防备闲散的敌人或危险。
编须:设置陷阱。
强弓:强劲有力的弓箭。
斜阳:傍晚的阳光。
柴关:简陋的木门,代指隐居之处。
翻译
何时能像老兔一样,在空山中度过余生?
山中无处觅食,只剩下骨瘦如柴的我。
舔舐手掌,饥饿的舌头鼓动,才深知选择食物的艰难。
暂且只为填饱肚子,我不愿藏身于杂草丛中。
画家深谙其中趣味,笔墨之间不容丝毫删减。
无论是兽性中的凶残,还是人事中的防范,都需谨慎。
即使编织的陷阱不敢妄为,强弓也只是徒然弯曲。
若生命值得珍惜,我愿在夕阳下关闭柴门,归隐山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名为《题何朝申所藏赵邈卓馋虎图》。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生活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首句“何日老于菟,失脚来空山”描绘了一种孤独与颓废的情景,“菟”指的是野菊之类的植物,而“失脚”则暗示着某种事物或生命力的衰退。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消亡的感慨。

接下来的“山中无所食,瘦骨见孱颜”进一步描绘了一个饥饿与荒凉的场景,“孱颜”指的是面容憔悴,形容极度的营养不良。诗人通过这种生动的画面,传达了一种对生活艰辛和求生的感受。

“舐掌鼓饿舌,始信择肉艰”则是对饥饿感受的一种写实,人的口水变得稀少,舔拭手掌来缓解内心的饥饿感。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困苦的深刻体验。

“姑求一饱计,未肯藏榛菅”表达了一种对食物的渴望和不愿意节省资源的态度。即便是在极端的情况下,也希望能够获得一次真正的满足,而不是仅仅依赖于野生植物如榛子、菰等。

“画师有深趣,粉墨不可删”则是对画作本身的一种赞美和对艺术家的敬意。诗人认为这幅画作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艺术价值,是不可以轻易涂改的。

“兽心察凶毒,人事戒防闲”则是在告诫人们要警惕世间的险恶与陷阱,同时也在提醒自己对于周围的人事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最后,“编须固莫敢,强弓亦徒弯。吾命傥足惜,斜阳掩柴关”则是在表达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担忧。诗人在这里表现了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生存感受、艺术观念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灼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句·其二

朱扉尽日镇长扃。

(0)

抄逆刺占后题·其二

躯体堂堂六尺馀,走笔横波纸上飞。

执笔题篇须意用,后任将身选文知。

(0)

长兴中题杜光寺

上尔高僧更不疑,梦乘龙驾落沉晖。

寒暄晕映琉璃殿,晓夜摧残毳衲衣。

金体几生传有漏,玉容三界自无非。

莓苔满院人稀到,松畔香台野鹤飞。

(0)

兵要望江南·其七医方第二十九

金伤处,伤脑及天苍。

臂中脉跳并心内,鸠尾五脏小腹胱。医者不能当。

(0)

兵要望江南·其四十五占六壬第二十八

后五六,即是我军伤。

六帅有人虚诈说,日辰不克也无妨,克日不宜良。

(0)

兵要望江南·其三十八占六壬第二十八

欲捕捉,玄武定三传。

相克三传皆捉得,相生不克是无缘,好记不虚言。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