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送都门更一程,喜于身退见功成。
旧提留钥江山重,新挂朝冠步履轻。
綵鹢乱流风正驶,隼旟开路昼偏晴。
山林岁晚无尘杂,几个松筠是友生。
相送都门更一程,喜于身退见功成。
旧提留钥江山重,新挂朝冠步履轻。
綵鹢乱流风正驶,隼旟开路昼偏晴。
山林岁晚无尘杂,几个松筠是友生。
此诗《送大司空柴公致仕》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描绘了对即将退休的大司空柴公的深情送别与赞美之情。
首句“相送都门更一程”,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行动,都门即京城之门,此处指京城,柴公在京城任职多年,如今即将卸下官袍,离开官场,前往山林享受晚年生活。诗人以“更一程”表达出送别路程的延长,也暗含着对柴公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喜于身退见功成”,表达了对柴公功成名就的喜悦与认可。身退,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功成身退,意味着柴公在官场上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可以安然享受晚年生活。
“旧提留钥江山重,新挂朝冠步履轻”,这两句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柴公从官场到山林生活的转变。旧时提携钥匙,掌管江山重责,意味着权力与责任;而今挂上朝冠,步入山林,步履轻盈,象征着卸下官职后的轻松自在。
“彩鹢乱流风正驶,隼旟开路昼偏晴”,描绘了柴公离开京城时的场景。彩鹢代表华丽的船只,隼旟则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这里用来形容柴公离开京城时的隆重场面。风正驶、昼偏晴,暗示着天气晴好,旅途顺利,预示着柴公未来的日子也将充满阳光。
“山林岁晚无尘杂,几个松筠是友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柴公未来生活的向往。山林岁晚,意味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过着简单宁静的生活。松筠,常被喻为高洁之士,这里象征着柴公的朋友圈,都是志同道合、品格高洁之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既表达了对柴公的敬意,也寄托了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凉风檐外入,皎月坐中流。
白首无新句,青山非旧楼。
一杯宁惜醉,万事入搔头。
勿向栏干拍,恐惊江上鸥。
窗户初乾宿雨,林园已报秋声。
欲访残僧野寺,未妨水宿山程。
旧说诗坛不可攀,岂期于此得窥斑。
茫茫世事催人别,数见犹期数日閒。
已后儿曹疾走夸,分同杜叟客忠嘉。
白衣莫致有名物,青眼谩看无数花。
念我岂无岩壑暇,从君恐及簿书哗。
不唯孤负登临约,亦觉诗筒到眼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