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人下第归桐城》
《送人下第归桐城》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如君宁久微,且复顾庭闱。

折桂暂无分,飘蓬今独归。

壶公当过道,金粟待行衣。

遥想青灯下,闲堂静掩扉。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人下第归桐城》表达了对朋友落榜归乡的关切与安慰之情。首句“如君宁久微”,以假设的口吻说朋友才华不应长久被埋没,暗示其未来有望;“且复顾庭闱”则鼓励他暂时回家陪伴家人,享受亲情的温暖。接下来,“折桂暂无分,飘蓬今独归”运用了“折桂”和“飘蓬”的比喻,前者象征科举及第,后者形容漂泊不定,表达了朋友此次考试未中,如同飘零的蓬草独自归去的境况。

“壶公当过道,金粟待行衣”中的“壶公”可能是指道教中的仙人壶公,这里寓言友人归家途中会遇到吉祥之事;“金粟”则可能指贵重的谷物,暗示家中准备了丰厚的物资迎接他。最后两句“遥想青灯下,闲堂静掩扉”,通过想象朋友归家后在青灯下的宁静生活,描绘出一幅温馨而静谧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家庭团聚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送别诗,既有对友人失意的同情,又有对其未来的期许和对家庭生活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点绛唇·莺踏花翻

莺踏花翻,乱红堆径无人扫。
杜鹃来了。
梅子枝头小。
拨尽琵琶,总是相思调。
知音少。
暗伤怀抱。
门掩青春老。

(0)

点绛唇·春雨濛濛

春雨濛濛,淡烟深锁垂杨院。
暖风轻扇。
落尽桃花片。
薄幸不来,前事思量遍。
无由见。
泪痕如线。
界破残妆面。

(0)

点绛唇·重午日才过

重午日才过,又经四日逢华旦。
月娥降诞。
春早桃花嫩。
许字方笄,金雀屏开半。
东床选。
门楣壮观。
偕老行如愿。

(0)

点绛唇·仙子仙郎

仙子仙郎,两情今是欢娱会。
莲花池内。
好个鸳鸯对。
一自芳容,一自才华最。
真佳配。
荣华富贵。
寿考千秋岁。

(0)

点绛唇·五月如秋

五月如秋,日临四六都无暑。
列仙初度。
听足商岩雨。
三载都曹,利泽留南浦。
崆峒路。
种花无数。
行对延英主。

(0)

点绛唇·堪嗟人人

堪嗟人人,波波劫劫贪名利。
何时已。
眼光落地。
到此才方悔。
虽有儿孙,要替应难替。
思下泪。
这场滋味。
认着心先碎。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