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鞯寒已甚,野雪更来眠。
夜白兼残月,更稀似隔年。
赁愁孤店远,补梦短床穿。
早雁官河尾,劳人蓐食天。
客鞯寒已甚,野雪更来眠。
夜白兼残月,更稀似隔年。
赁愁孤店远,补梦短床穿。
早雁官河尾,劳人蓐食天。
这首诗描绘了店中夜宿时窗外大雪纷飞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旅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客鞯寒已甚”点明了旅行者在寒冷中的疲惫与困顿,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基调。接着,“野雪更来眠”一句,将自然界的雪景与旅人的内心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暗示了旅人在雪夜中的静默与沉思。
“夜白兼残月,更稀似隔年”两句,通过对比夜色的白与残月的微光,营造出一种时间仿佛停滞、季节错乱的氛围,强化了旅人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赁愁孤店远,补梦短床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旅人在异乡的孤店中,借酒浇愁,试图在短暂的睡眠中寻找慰藉,但梦境也因环境的简陋而破碎,凸显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最后,“早雁官河尾,劳人蓐食天”以早起的大雁与忙碌的旅人为意象,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息。大雁飞向远方,而劳苦之人却只能在破晓时分匆忙进食,形象地表达了旅人的奔波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人在异乡雪夜中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生活的坚韧与执着。
霜鬓萧萧,皇恩重、赐归田里。
郊郭外、草亭四面,青山绿水。
好鸟好花春似昔,同时同辈人无几。
一布袍、棕帽任消摇,东风里。芳草岸,平如砥。
垂杨径,清如洗。散牧处、冉冉晴霞飞绮。
江色比于怀抱净,都无一点閒尘滓。
更小儿、牛背有书声,清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