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其二》
《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其二》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物理兴衰不可常,每从气韵见文章。

谁知万古中天月,只办南楼一夜凉。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因所作的《宋理宗南楼风月横披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慨,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盛衰无常的深刻理解。"物理兴衰不可常"一句,揭示了自然界和世间人事变化的规律,即一切都在不断变迁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每从气韵见文章"进一步强调,尽管事物变化无常,但其中蕴含的内在精神和韵律(气韵)却能反映出其独特的风格和价值。

接下来,诗人以月为例,"谁知万古中天月",暗示月亮虽历经千年,依然高悬于中天,但它带来的清凉也只是南楼一夜的感受。这句诗寓言性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之间的对比,以及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超脱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又次颐庵老丈韵

崆峒山前夜看月,月色秋空两奇绝。

不知何处烂银盘,飞上嗟峨白琼阙。

蟪蛄啼霜秋气悲,乌鹊绕树人思归。

天南有星千万点,离恨不敢分明窥。

亭亭长松古阶下,松枝无声露飘洒。

倚松踏露劝解公,手中偏著青瑶斝。

愿公饮此寿百千,乐如食密无中边。

四夷不惊风雨顺,月光如镜长团圆。

匣底龙泉玉三尺,英姿自可千金值。

酒酣拂拭试舞之,虹光倚天如月白。

今宵之乐当奈何,自古渔阳豪杰多,临风更赋渔阳歌。

(0)

睡禽

昨夜春风不作寒,幽禽飞下碧琅玕。

只应此地无缯缴,不独身安梦亦安。

(0)

次王公中丞杜若湖泛舟

百顷风潭一叶舟,神仙李郭镜中浮。

从容杜若罗生处,荡漾芙蓉欲尽头。

茶灶笔床延落景,水云沙鸟汎清秋。

可中增观非畴昔,归去山灵似再留。

(0)

送夏均礼之京二·其二

采芳终日水云乡,岂料天书落耿光。

玉气久曾冲碧汉,钟声今复起清霜。

莺随野馆穿林语,花近仙舟隔幔香。

此去莫迟春日路,凤鸣先已在朝阳。

(0)

送汪以敬归睦州省觐四首·其一

杨柳池边燕子飞,藜床低小竹边移。

云天华岳持高论,秋水芙蓉出赠诗。

咫尺动成千里隔,绸缪终有百年期。

去年曾下清风榻,话到无怀未出时。

(0)

送王益谦之京二首·其二

东归三载别湘潭,岂料都门重解骖。

风近香车清阁道,云移宫树拂朝簪。

高台气转鸣丹凤,叠巘春浓滴翠岚。

老去客怀倾未尽,更期朱绂在江南。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