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始咆哮,纵横未定交。
欲竞连城玉,翻徵缩酒茅。
折骸犹换子,登爨已悬巢。
壮冰初开地,盲风正折胶。
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弰。
楚师正围巩,秦兵未下崤。
始知千载内,无复有申包。
六国始咆哮,纵横未定交。
欲竞连城玉,翻徵缩酒茅。
折骸犹换子,登爨已悬巢。
壮冰初开地,盲风正折胶。
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弰。
楚师正围巩,秦兵未下崤。
始知千载内,无复有申包。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时期的诗歌,通过对六国纷争和连横交战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无奈的情感。全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悲凉的情绪。
“六国始咆哮”一句直接点出了六国之间争霸的混乱局面,“纵横未定交”则暗示了当时诸侯间结盟与攻伐不断变化无常的情况。接着“欲竞连城玉,翻徵缩酒茅”两句形象地描绘出各国为了争夺领土和资源而进行的激烈斗争。
“折骸犹换子,登爨已悬巢”则是对战争中士兵牺牲与家人分离的深刻写照。这里的“折骸”指的是战死沙场的将士,“登爨”则形容他们在战场上筑起的堡垒。
“壮冰初开地,盲风正折胶”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一种凛冽与严酷之感。“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弰”则是战场上的景象,表达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
“楚师正围巩,秦兵未下崤”直接点出了特定历史时刻的军事对峙。最后,“始知千载内,无复有申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战乱无休止的深深哀叹,以及对未来命运的迷茫无望。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景象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人类生命的脆弱,流露出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的渴望。
徐卿自是麒麟驹,当轩种树玉不如。
雪后疏花映脩竹,倚竹看花仍读书。
缟衣仙人心似铁,翠袖天寒更清绝。
岁晚能全金石交,平生不改冰霜节。
迩来将跨葛陂龙,翻然直上珠崖峰。
与卿别后相思处,好在黄昏明月中。
李君本是清狂者,十载畋渔向原野。
梅生岂厌官位卑,闵子由来宦清寡。
自言濩落可终身,谁知尺组能縻人。
朋游失路各分散,妻孥寄食家仍贫。
荒凉廨宇炎江表,椎髻山氓语如鸟。
地隔三苗洞穴多,天连五岭人烟少。
三年无书增我忧,忆君翻令怀旧游。
开元寺里猿鸟暮,洞天岩前木叶秋。
襟期相遇每如此,魂梦悠悠共千里。
白发关山自月明,青山茅屋空流水。
八月江南鸿雁飞,天边谁寄早秋诗。
不如饮酒且安命,振翼云霄尚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