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南弄七首·其五采菱曲》
《江南弄七首·其五采菱曲》全文
南北朝 / 萧衍   形式: 乐府曲辞

江南稚女珠腕绳。金翠摇首红颜兴。

桂棹容与歌采菱。歌采菱。心未怡。翳罗袖。望所思。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的诗,通过对稚女采菱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趣的和谐统一。诗中“江南稚女珠腕绳”一句,以珠腕绳作为修饰,使稚女的形象更加生动可爱,同时也暗示了江南水乡生活的富足和细腻。

“金翠摇首红颜兴”则描绘了一种欢愉的情景,稚女头戴金翠(一种装饰品),摇曳之间流露出红润的面容,显示出她们的快乐心情。这里的“红颜兴”也可能暗示了稚女们在采菱时的青春活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桂棹容与歌采菱”一句,通过对船桨(桂棹)的描写,使读者感受到水乡生活的独特氛围。而“容与”二字,则让人联想到稚女们在采菱时那种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情态。

紧接着,“歌采菱。心未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观察和内心感受。尽管稚女们正在欢快地唱着歌,但诗人的心中却没有完全的愉悦。这可能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一种深刻体悟。

最后,“翳罗袖。望所思”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个描绘。在轻薄的衣袖下,诗人的目光飘向远方,那里藏匿着他心中的所思所想。这一幕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深沉的情感氛围。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既美好又不尽如人意的世界。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探索和表达。

作者介绍
萧衍

萧衍
朝代:南北朝   字:叔达   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   生辰:464年-549年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萧衍出身兰陵萧氏,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南齐时,萧衍历任东阁祭酒、黄门侍郎、雍州刺史等职,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
猜你喜欢

鹧鸪天.忆别

菡萏香残荔子红。榕阴绿覆小池东。

昨夜梦回江水上,今朝身在画屏中。

人忆别,意无穷。那时分手忒匆匆。

蟀声断续垂杨路,千里关山皓月同。

(0)

读云川阁集怀半楼夫子

词坛老伯浣花仙,来往城南续旧缘。

负笈十年从组训,瓣香一线得师传。

溯洄秋水齐前哲,嘘拂春风引后贤。

顾五村居刘二病,陆游相对念菰川。

(0)

澹宁馆

高阁何清幽,湖光在檐角。

萧萧叶响阶,俯视千尺竹。

闲云出湖边,一半抱山足。

碎石落空树,树包石为腹。

时闻落子声,巉峰作棋局。

长啸临碧空,斜阳去何速。

(0)

石门月夜

秋宵拄杖邑石门,萦回石路盘云根。

荒林败叶斗秋雨,苍烟界破青天痕。

双扉云封不得入,山月欲落愁时魂。

银河泻地霜满天,金飙吹空峰入云。

寒藤半枯瘦蛟舞,老松倒挂苍虬分。

仙人招我碧山住,乘风翔谒云中君。

(0)

登龙光塔

嵯峨望弥上,面削午影圆。

四角撑晴空,绝蹬凝青烟。

有时吐光怪,飞鸟不敢前。

摄衣上层梯,足底云雾穿。

绝顶一以眺,吴会正茫然。

五湖烟景阔,诸山何连绵。

白云滃然来,荡胸洗尘缘。

铃声乱鸟语,松涛惊鹤眠。

清景难尽摩,飘飘欲登仙。

(0)

阖闾城

旧国湖山出霸才,锦帆曾领水犀来。

龙蛇魏阙悬青汉,麋鹿荒宫闭绿苔。

射日金鳞秋欲落,乘潮白马昼空回。

倾城自古留长策,一笑从教雉堞摧。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