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菊·其四》
《菊·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重九已嘉名,秋华况日精。

纷葩非众草,服食是平生。

蠲疾凭金药,忘忧仗玉英。

当年朱孺子,于尔得仙成。

(0)
鉴赏

这首诗《菊(其四)》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独特品质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重九已嘉名”,点出重阳节赏菊的传统,菊花在这一节日中享有盛名。接着,“秋华况日精”一句,以“秋华”比喻菊花的美丽,而“日精”则暗示了菊花在秋季阳光下的光彩夺目,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美丽与珍贵。

“纷葩非众草,服食是平生”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与众不同的特质——它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更具有药用价值,被人们用来服食以保健养生。这体现了菊花在文化和实用价值上的双重意义。

“蠲疾凭金药,忘忧仗玉英”则是对菊花药用特性的具体描述。“金药”和“玉英”分别指代菊花的药效,形象地表达了菊花能够治疗疾病、消除忧愁的功效。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菊花的医疗价值,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菊花美好寓意的向往。

最后,“当年朱孺子,于尔得仙成”引用了古代典故,借以表达对菊花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赞美。这里将菊花与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相联系,暗示了菊花不仅在现实世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在精神层面象征着超越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美好品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美丽的外观和药用价值,更赋予了菊花以超凡脱俗的精神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独特品质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贺程帅因任四首且言久缺诗筒之意·其三

肯优襄岘劣南徐,行止平时每裕馀。

荷紫端宜冠鸳鹭,飞黄犹似顾蟾蜍。

缅怀夜烛赓清唱,况许春郊载后车。

从此追陪得如愿,重分膏馥泽空虚。

(0)

閒题

自笑冠裳裹沐猴,只今江海信虚舟。

断无贝阙珠宫梦,好在黄鸡紫蟹秋。

诗外尽为闲日月,人间分占素公侯。

政须鸥鹭供青眼,未厌山林映白头。

(0)

汪叔量白酒

妙诀何年受异人,酿成珍齐祇逡巡。

端忧肯念霜髯客,取醉时分玉色春。

篘处想如君德厚,饮来浑类我诗醇。

借书问字渠须计,走马鸣鞭莫厌频。

(0)

观诸公射于城北书壁二首·其一

旧约已汤饼,新欢仍碧香。

小闲障日手,同憩卧云庄。

群彦矢复沓,老夫诗在囊。

蔬畦暝晚色,野兴为谁长。

(0)

次韵寄汪教授二首·其一

友贤端许写中怀,千丈孤标十倍才。

黄绢旧知儒业富,黑头宁受岁华催。

笔囊小却司盘诰,鼎实终期荐傅梅。

指日元侯矕龙衮,未容文学久低回。

(0)

次韵杨宰食莲戏作·其二

诗到衰翁耐病时,辟渠三舍更何疑。

才高王俭幕中隽,气慑孙郎帐下儿。

向我论交得无意,他时怀旧更长思。

莲茎把玩不为腹,羡杀逢人饮上池。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