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已嘉名,秋华况日精。
纷葩非众草,服食是平生。
蠲疾凭金药,忘忧仗玉英。
当年朱孺子,于尔得仙成。
重九已嘉名,秋华况日精。
纷葩非众草,服食是平生。
蠲疾凭金药,忘忧仗玉英。
当年朱孺子,于尔得仙成。
这首诗《菊(其四)》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独特品质的赞美与敬仰。
首句“重九已嘉名”,点出重阳节赏菊的传统,菊花在这一节日中享有盛名。接着,“秋华况日精”一句,以“秋华”比喻菊花的美丽,而“日精”则暗示了菊花在秋季阳光下的光彩夺目,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美丽与珍贵。
“纷葩非众草,服食是平生”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与众不同的特质——它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更具有药用价值,被人们用来服食以保健养生。这体现了菊花在文化和实用价值上的双重意义。
“蠲疾凭金药,忘忧仗玉英”则是对菊花药用特性的具体描述。“金药”和“玉英”分别指代菊花的药效,形象地表达了菊花能够治疗疾病、消除忧愁的功效。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菊花的医疗价值,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菊花美好寓意的向往。
最后,“当年朱孺子,于尔得仙成”引用了古代典故,借以表达对菊花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的赞美。这里将菊花与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相联系,暗示了菊花不仅在现实世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在精神层面象征着超越世俗、追求理想境界的美好品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美丽的外观和药用价值,更赋予了菊花以超凡脱俗的精神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独特品质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