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鄞三面海通潮,地局西来雉堞高。
日月两湖环作岛,坎离双港抱成濠。
百花潭上浑如杜,五柳门前总似陶。
拟卜归休寄长啸,草堂先自号东皋。
古鄞三面海通潮,地局西来雉堞高。
日月两湖环作岛,坎离双港抱成濠。
百花潭上浑如杜,五柳门前总似陶。
拟卜归休寄长啸,草堂先自号东皋。
这首诗描绘了鄞城草堂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充满了浓厚的田园诗意。首联“古鄞三面海通潮,地局西来雉堞高”以鄞城的地理位置开篇,海潮与城墙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鄞城的地理特色,也暗示了其历史的悠久与防御的坚固。颔联“日月两湖环作岛,坎离双港抱成濠”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日月、坎离(五行之一)与湖泊、港口巧妙结合,不仅描绘了鄞城周边水系的美丽景色,也暗含了宇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颈联“百花潭上浑如杜,五柳门前总似陶”则通过典故,将鄞城草堂与古代文人杜甫和陶渊明的居所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赞美了草堂周围环境的清幽与雅致。尾联“拟卜归休寄长啸,草堂先自号东皋”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表达了想要在鄞城草堂归隐,享受自然之乐的愿望,并且以“东皋”为草堂命名,进一步强调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鄞城草堂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隐逸生活的深深眷恋,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忆长庚初梦,是谁遣下蓬壶。
到今日相看,仙风道骨,依旧清癯。
胸中浩然何物,管三冬、读尽邺侯书。
笔落千山风雨,气吞万里江湖。
豪门落落曳长裾。
醉倒倩人扶。
刚只要疏闲,争教富贵,不肯饶渠。
蟾宫桂春榜字,看明年、光耀满门闾。
应笑青灯黄卷,却成玉带金鱼。
昼景清和,南风扇、葛衣未试。
知又是、梅黄时候,麦秋天气。
宝鸭旋薰香篆小,绿阴生寂重门闭。
有画梁双燕伴人愁,知人意。
萤窗苦,貂蝉贵。
穷与达,心如醉。
个月来多病,不禁憔悴。
讳疲怎谩衣带缓,怯眠却把窗儿倚。
问阿谁、心绪正如今,还如此。
两城无百里,算只是、一家乡。
愧每每相看,来迎去送,水影山光。
殷勤举杯一笑,要都收、百福与千祥。
镜里吾衰已甚,尊前君意何长。
谁能齐物似蒙庄。
岁月去堂堂。
更多病何堪,闲愁万绪,恼乱诗肠。
明年定须丰稔,看桑蚕成簇麦登场。
君到野亭应喜,酒帘花外悠扬。
呈醉经,一谢彦博待ㄅ撑暮境,道比旧、不争多。
奈白日难留,丹心易感,绿发全皤。
行乐外,浑一梦,忆黄公垆下几回过。
振策千峰绝顶,濯缨万里长河。
红尘世事费磋磨。
人海驾洪波。
怅学古无成,于今何补,谩尔磋跎。
闲揽镜,还独笑,甚苍颜一皱不曾酡。
忽报鸣鞭送酒,开轩自洗空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