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十八滩二首·其二》
《过十八滩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漩澓无行径,波涛不忍看。

舟穿叠石捷,篙放急流难。

沙鸟立何意,渔人坐自安。

诗成聊独咏,不觉夕阳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十八滩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联“漩涡无行径,波涛不忍看”,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波涛汹涌、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中。漩涡翻滚,波涛连天,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险。

接着,“舟穿叠石捷,篙放急流难”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船只在险滩中穿行的敏捷与划桨者面对急流时的艰难。叠石间穿行的船身仿佛在与自然力量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而篙子在急流中的放行则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

“沙鸟立何意,渔人坐自安”两句转而描写岸边的宁静景象。沙鸟独立的姿态与渔人悠然自得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和谐共处,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诗成聊独咏,不觉夕阳残”表达了诗人完成一首诗后独自吟诵的情景。夕阳西下,时间悄然流逝,这不仅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诗人情感的抒发。在经历了自然的壮丽与内心的平静之后,诗人以一首诗记录下了这一刻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自然时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酒语联句各分一字

山简酣歌倒接㒿,看朱成碧无所知。

耳鸣目眩驷马驰,口称童羖腹鸱夷。

兀然落帽灌酒卮,太常吏部相对时。

藉糟枕曲浮酒池,瓮间篱下卧不移。

叫呼不应无事悲,千日一醒知是谁。

左倾右倒人避之。

(0)

湘妃庙

湘烟濛濛湘水急,汀露凝红裛莲湿。

苍梧云叠九嶷深,二女魂飞江上立。

相携泣,凤盖龙舆追不及。

庙荒松朽啼飞猩,笋鞭迸出阶基倾。

黄昏一岸阴风起,新月如眉生阔水。

(0)

寄勉二三子

不见二三子,悠然吴楚间。

尽应生白发,几个在青山。

暇日还宜爱,馀生莫放闲。

君闻国风否,千秋咏关关。

(0)

回雁峰

瘴雨过孱颜,危边有径盘。

壮堪扶寿岳,灵合置仙坛。

影北鸿声乱,青南客道难。

他年思隐遁,何处凭阑干。

(0)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

头白已无行脚念,自开荒寺住烟萝。

门前路到潇湘尽,石上云归岳麓多。

南祖衣盂曾礼谒,东林泉月旧经过。

闲来松外看城郭,一片红尘隔逝波。

(0)

谢虚中上人寄示题天策阁诗

天策二首作,境幽搜亦玄。

阁横三楚上,题挂九霄边。

寺额因标胜,诗人合遇贤。

他时谁倚槛,吟此岂忘筌。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