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转瑶坛迥,天回翠辇高。
入城传鼓吹,开殿引旌旄。
佩委春池草,盘行上苑桃。
九天灯烛里,齐拜衮龙袍。
地转瑶坛迥,天回翠辇高。
入城传鼓吹,开殿引旌旄。
佩委春池草,盘行上苑桃。
九天灯烛里,齐拜衮龙袍。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出行的盛大场面。"地转瑶坛迥,天回翠辇高"运用夸张手法,暗示了皇帝所乘的翠辇之尊贵,仿佛天地为之转动。"入城传鼓吹,开殿引旌旄"写出了迎接仪式的热闹和庄重,鼓乐喧天,旗帜飘扬,显示出皇家威仪。
"佩委春池草,盘行上苑桃"通过细节描绘,皇帝的佩饰映衬着春天的景色,行进在桃花盛开的上苑,增添了诗意与生机。最后两句"九天灯烛里,齐拜衮龙袍"描绘了夜晚灯火通明的场景,群臣在辉煌的灯光下对皇帝的龙袍行礼,表达了对皇权的敬畏和对皇帝的尊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展现了明代宫廷出行的壮观景象,以及对皇帝权威的赞美。
梨庄本是青云器,四十于今犹未仕。
前朝文献在君家,著作欲继先公志。
秣陵藏书谁最多,读画楼中高嵯峨。
捃拾能笺五代史,时谈遗事如悬河。
董狐有志我未逮,三百年中谁记载。
汉史应须属紫阳,元人岂解尊昭代。
青溪水阁閒相期,笔削相将乘此时。
王猛犹能存正朔,许衡那得配先师。
栖霞之山好林樾,更为同人开理窟。
片言亦可成春秋,一画自能知日月。
閒来戴笠将何之,遣谷逍遥若有思。
接舆髡首且相对,佯狂于道亦良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