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乌石峰,雨洒紫溪岭。
孤馆如山深,愁人觉宵永。
灯花剪复开,风竹乱不整。
清晨渡闽关,南斗落衣领。
好写度关诗,点笔题石笋。
云起乌石峰,雨洒紫溪岭。
孤馆如山深,愁人觉宵永。
灯花剪复开,风竹乱不整。
清晨渡闽关,南斗落衣领。
好写度关诗,点笔题石笋。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宿乌石驿》描绘了一幅山行夜宿的画面。首句“云起乌石峰”展现了乌石峰上空云雾缭绕的景象,暗示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次句“雨洒紫溪岭”则增添了夜色的湿润与冷清,烘托出诗人孤独的氛围。
“孤馆如山深”进一步刻画了住宿环境的孤寂和深邃,仿佛旅馆隐藏在崇山之中。诗人因愁绪而感觉夜晚格外漫长,“愁人觉宵永”,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接下来的“灯花剪复开,风竹乱不整”通过细节描写,灯光摇曳不定,风中的竹叶纷乱,更显诗人夜不成寐的烦扰。
最后两句“清晨渡闽关,南斗落衣领”描绘了诗人清晨启程,南斗星已低垂至衣领,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艰辛。诗人决定将这段经历化为诗篇,“好写度关诗,点笔题石笋”,表达了他要记录下这次旅途的感受,刻于石笋之上,以留作纪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思乡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径回林影长,山豁川流广。
衡扉傍沙掩,层轩抗云敞。
坠叶下琴床,飞岚落书幌。
释子问字来,野人索诗往。
风生客帆孤,日入渔榔响。
行药陟西崖,采莲泛南港。
隐者昔见招,兴移极兹赏。
今日睹画图,令人起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