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久抱离索,加子忧患薰。
血气日以耗,话别难为情。
之子行迈迈,征车从仁兄。
闽岭在何处,目断遮行云。
素□播芳郁,丹荔尝鲜新。
重楼一以眺,千古乘桴心。
海风驾空来,徘徊振书襟。
遥知意轩豁,尘袂何由亲。
惟有清夜梦,栩栩踰南岑。
曜灵倏西迈,剥啄来嘉音。
见书如见面,瑰词袭鱼鳞。
朋友正欢慰,喜气腾家林。
呼童烹露芽,蟹眼时一斟。
是中有隽永,透入肝肠深。
我久抱离索,加子忧患薰。
血气日以耗,话别难为情。
之子行迈迈,征车从仁兄。
闽岭在何处,目断遮行云。
素□播芳郁,丹荔尝鲜新。
重楼一以眺,千古乘桴心。
海风驾空来,徘徊振书襟。
遥知意轩豁,尘袂何由亲。
惟有清夜梦,栩栩踰南岑。
曜灵倏西迈,剥啄来嘉音。
见书如见面,瑰词袭鱼鳞。
朋友正欢慰,喜气腾家林。
呼童烹露芽,蟹眼时一斟。
是中有隽永,透入肝肠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和立斋荔子楼韵》,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通过书信交流心意的喜悦。
"久抱离索,加子忧患薰。"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承受着离别之苦和内心的忧虑,这种痛苦如同疾病般侵蚀着身心。
"血气日以耗,话别难为情。" 这里表达了离别带来的体力与精神上的消耗,以及想要表达的思念之情却又难以言传。
"之子行迈迈,征车从仁兄。闽岭在何处,目断遮行云。" 诗人通过对亲人远行的描写,表现了对远方亲人的不舍和牵挂,以及渴望见面的心情。
"素□播芳郁,丹荔尝鲜新。重楼一以眺,千古乘桴心。" 这里用到“素”、“□”等字词,可能是由于原文保存不完整造成的缺失,但从上下文来看,诗人在赞美某种花卉或事物,并通过这种美好的景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海风驾空来,徘徊振书襟。遥知意轩豁,尘袂何由亲。" 诗人借助自然风光的描写,以及对书信的抚摸,传递了远方亲人的心意交流和情感的相通。
"惟有清夜梦,栩栩踰南岑。曜灵倏西迈,剥啄来嘉音。"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在清凉的夜晚通过梦境与远方亲人的思念交织,以及期待着美好的信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
"见书如见面,瑰词袭鱼鳞。朋友正欢慰,喜气腾家林。呼童烹露芽,蟹眼时一斟。是中有隽永,透入肝肠深。" 最后几句表达了通过书信与亲友的交流如同面对面的温暖和愉悦,以及这种情感的深刻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和书信往来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思念之情,是一篇感情真挚、意境幽远的佳作。
萧萧意远,带烟痕写出,翠无重数。
曾向辋川图里见,残雪恁时消去。
几净宜书,窗阴碍绣,染绿闲庭宇。
夕阳遮了,浅红留在高树。
最好瘦石安排,疏花衬贴,三径移云补。
记得读书深夜坐,记得煎茶帘户。
倚枕听秋,挑灯味梦,一阵黄昏雨。
玉阶如水,暗蛩能说凉趣。
天遣悲欢,地经离合,黯然魂已都消。
记藕花生日,昨岁今朝。
一觉春明好梦,涵秋阁、翠耸晴郊。
留虚座、招云款月,酒斝诗瓢。苕苕。
这番判袂,长笛里关山,木落风高。
悔不应轻别,结想徒劳。
纵有鱼笺雁帛,那当得、同话凉宵。
凉宵永,空馀泪珠,湿透鲛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