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未到时,羡渠奄有万里之长江。
金山既到了,长江不见只见千步廊。
老夫平生不奈事,点检风光难可意。
老僧觉我见睫眉,引入妙高台上嬉。
不知老僧有妙手,卷舒江山在怀袖。
挂上西窗方丈间,长江浮在炉烟端。
长江南边千万山,一时飞入两眼寒。
最爱檐前绝奇处,江心巉然景纯墓。
僧言道许乃浪传,龙宫特书珠贝编。
初云谢灵运,爱山如爱命。
掇取天台雁荡怪石头,叠作假山立中流。
又云王逸少,草圣入神妙。
天赐琉璃笔格玉砚屏,仍将大江作陶泓。
老夫闻二说,沉吟未能决。
长年抵死催上船,徘徊欲去空茫然。
金山未到时,羡渠奄有万里之长江。
金山既到了,长江不见只见千步廊。
老夫平生不奈事,点检风光难可意。
老僧觉我见睫眉,引入妙高台上嬉。
不知老僧有妙手,卷舒江山在怀袖。
挂上西窗方丈间,长江浮在炉烟端。
长江南边千万山,一时飞入两眼寒。
最爱檐前绝奇处,江心巉然景纯墓。
僧言道许乃浪传,龙宫特书珠贝编。
初云谢灵运,爱山如爱命。
掇取天台雁荡怪石头,叠作假山立中流。
又云王逸少,草圣入神妙。
天赐琉璃笔格玉砚屏,仍将大江作陶泓。
老夫闻二说,沉吟未能决。
长年抵死催上船,徘徊欲去空茫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长江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开篇即以"金山未到时,羡渠奄有万里之长江"表达了对于未见之境的无限憧憬。然而当"金山既到了",诗人却发现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距,只见"千步廊"而不见预期中的长江。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高标准和理想化的追求。
接着,诗人转向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老夫平生不奈事,点检风光难可意"的感慨。这里透露出诗人的世故与淡然,面对无法如愿的现实,他选择了超脱和接受。
随后,诗人被一位老僧引入妙高台上嬉,这个场景转换为一种心灵的解脱。在这个过程中,"不知老僧有妙手,卷舒江山在怀袖"显示出老僧的神奇能力,将自然之美收入掌控。紧接着,"挂上西窗方丈间,长江浮在炉烟端"则是对这种超脱境界的描写,长江如同幻影般呈现。
诗人随后对长江南边千万山景致的描绘,以及对"檐前绝奇处,江心巉然景纯墓"的赞美,都表明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无限喜爱。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历史上两位文学大家谢灵运和王逸少的赞誉,他们分别以爱山如命和草圣入神妙著称。
最后,诗人在听闻这两种不同态度之后,仍旧处于犹豫不决之中。"长年抵死催上船,徘徊欲去空茫然"表达了他对待定的彷徨和内心的矛盾,这也许是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深处的一种挣扎。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还透露出了他们对于生命、自然与文化传承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