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从来贵保身,三高出处不犹人。
如何吴下重清节,未祀云林倪逸民。
明哲从来贵保身,三高出处不犹人。
如何吴下重清节,未祀云林倪逸民。
这首诗《三高祠》由清代诗人荣汝楫所作,通过对“三高”(即东汉末年的陈蕃、范滂和李膺)的赞美与敬仰,表达了对高尚人格与清廉节操的推崇。诗中不仅赞扬了“三高”在乱世中坚守正直、不随波逐流的品质,还对比了他们与世俗之人的不同,强调了保持自我、坚持原则的重要性。
“明哲从来贵保身”,开篇便点明了明智之人珍视自身品德与安全的道理,暗含着对“三高”在乱世中能够自保并坚守道义的赞赏。“三高出处不犹人”,进一步强调了“三高”的与众不同,他们在选择出处时,不同于常人,选择了更为艰难却高尚的道路。“如何吴下重清节,未祀云林倪逸民”,这里通过对比,指出在吴地(泛指江南地区)重视清廉节操的同时,却没有像云林倪逸民这样的杰出人物,暗示了“三高”在当时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赞颂,展现了对“三高”及其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与清廉节操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