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软苔梳鬓,红酣豆点唇。一帘风雨荡吟魂。
待把桃花作酿,和醉咽将春。
酒重愁无力,衫轻泪有痕。一春情绪费温存。
便到灯时,无奈得清晨。
便到清晨时候,怎地得黄昏。
绿软苔梳鬓,红酣豆点唇。一帘风雨荡吟魂。
待把桃花作酿,和醉咽将春。
酒重愁无力,衫轻泪有痕。一春情绪费温存。
便到灯时,无奈得清晨。
便到清晨时候,怎地得黄昏。
这首《喝火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自然界的生动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绿软苔梳鬓,红酣豆点唇”运用拟人手法,将绿苔比作梳理鬓发,红豆仿佛是点染唇色,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一帘风雨荡吟魂”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风雨与诗人的思绪联系起来,暗示了外界环境对诗人情感的影响。
“待把桃花作酿,和醉咽将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似乎想要将春天的美好与桃花的芬芳融合在一起,通过醉酒来留住春天的痕迹,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
下半阙转而描写诗人的内心世界。“酒重愁无力,衫轻泪有痕”两句,通过酒的重量与衣物的轻盈对比,以及泪水在衣衫上留下的痕迹,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哀愁。最后,“一春情绪费温存。便到灯时,无奈得清晨。便到清晨时候,怎地得黄昏。”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不舍,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综观全词,《喝火令》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更深入探讨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对生命、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浪游归也,喜今朝正值,南皮高会。
看着如云冠盖集,偏我形容憔悴。
曳屦升阶,科头入座,拍案频频起。
主人情重,不妨狂态如此。
因念公子风流,接谈终日,已被醇醪醉。
况复满堂丝与竹,那不玉山斜倚。
屈指而今,让谁千古,争夺词坛帜。
有怀未已,漫云歌以言志。
梧井凉生矣。喜天上、绛河不隔,一痕秋水。
衣薄五铢应耐冷,绝胜人间罗绮。
看鹊驾、遥联雁齿。
独倚西楼寻句冷,恰灯前袖得云笺至。
传韵语,良宵尔。那堪客里兼愁里。
向天涯、瓣香遥祝,陈瓜荐李。
试问长生秋殿里,多少浓情艳思。
都记取、宫纱红字。
缥缈空传金钿盒,令人间、长恨频歌此。
谁更见,蓬莱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