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自成蹊。春与人宜。清流荇藻荡参差。
小鸟避人栖不定,扑乱杨枝。归骑踏香泥。
山影沈西。鸳鸯冲破碧烟飞。
三十六双花样好,同浴清溪。
花木自成蹊。春与人宜。清流荇藻荡参差。
小鸟避人栖不定,扑乱杨枝。归骑踏香泥。
山影沈西。鸳鸯冲破碧烟飞。
三十六双花样好,同浴清溪。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开篇“花木自成蹊”,以花木的自然生长,暗示春天的到来,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自然发展。接着“春与人宜”一句,点明了春天与人的和谐关系,春天的美好不仅属于自然,也属于人类。
“清流荇藻荡参差”描绘了清澈水流中飘动的水草,展现出春天水边的生动景象。“小鸟避人栖不定,扑乱杨枝”则通过小鸟的动态,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它们在树间跳跃,偶尔还会扑打树枝,增添了几分活泼与趣味。
“归骑踏香泥”描绘了游人归来时的情景,马蹄声伴随着泥土的香气,给人以温馨而宁静的感觉。“山影沈西”则是对夕阳西下,山影渐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
最后,“鸳鸯冲破碧烟飞,三十六双花样好,同浴清溪。”将画面推向高潮,一对对鸳鸯在碧绿的烟雾中飞翔,它们的飞行姿态优美,仿佛是春天最美的画卷。同时,鸳鸯成双成对,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和谐,与前面的自然景象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日和谐美好的图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
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
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
故乡渺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