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蒙沙花出泥,东家老汉得娇妻。
少年不道妾心苦,夜夜门前乱乌啼。
妾心甘作井底水,郎君错走路旁蹊。
谁家门前无鹞子,归去且自看家鸡。
白玉蒙沙花出泥,东家老汉得娇妻。
少年不道妾心苦,夜夜门前乱乌啼。
妾心甘作井底水,郎君错走路旁蹊。
谁家门前无鹞子,归去且自看家鸡。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以及对伴侣行为的不满和自我牺牲的精神。通过“白玉蒙沙花出泥”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女子比作被沙土遮掩的白玉之花,暗示她的美丽与纯洁被外界所忽视或误解。接着,“东家老汉得娇妻”一句,揭示了女子的命运转折,她嫁给了一个年长的男子,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可能意味着某种不幸。
“少年不道妾心苦”,表达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她年轻时或许有过美好的憧憬,但现实却让她感到失望。接下来的“夜夜门前乱乌啼”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夜晚的孤独与哀愁,乌鸦的啼叫象征着不祥与哀伤,进一步强化了女子情感的沉重。
“妾心甘作井底水,郎君错走路旁蹊”这两句诗,展现了女子愿意为爱付出一切的决心,同时也讽刺了男子的错误选择。她甘愿像井底之水一样默默奉献,而郎君却误入歧途,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最后,“谁家门前无鹞子,归去且自看家鸡”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女子对社会普遍现象的洞察,暗示了在那个时代,许多家庭都存在着相似的问题和困境。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女子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局限性,以及她们在面对爱情与婚姻时的复杂情感。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
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
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
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
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
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
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
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
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
学仙去来辞故人,长安道路多风尘。
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
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
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
贫斋一丛菊,愿与上宾看。
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
高木莎城小,残星栈道长。
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
劝尔成都住,文翁有草堂。
关门鸟道中,飞传复乘骢。
暮雪离秦甸,春云入楚宫。
平芜天共阔,积水地多空。
使府悬帆去,能消几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