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
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
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
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
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
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
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
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
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
学仙去来辞故人,长安道路多风尘。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
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
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
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
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
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
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
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
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
学仙去来辞故人,长安道路多风尘。
这首诗是一幅生动的山水仙境图,透露出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首句“昨宵梦到亡何乡”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家园或精神寄托的追寻,这个“亡何乡”既可以理解为物理意义上的故乡,也可能是心灵的避风港。在这个幻想中,诗人遇见了一位仙风道骨之人,描写其“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这是对那位仙人的形象描绘,这种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往往与修仙者、隐士等相联系。
接下来的“胡麻作饭琼作浆”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胡麻(一种植物)和琼(美玉)在这里被用来烹饪食物,这是对仙界生活的一种想象。接着,“素书一帙在柏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幻想,诗人甚至还接收到了仙人的赠书。
“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这里的“啖”是吃的意思,而“还丹”可能指的是长生不老之药,“拍我背”则是一种亲昵的动作,这里表达了仙人的赐福和诗人对长生的渴望。
“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这两句又回到现实,表明梦醒后留下的只有文字记载,而那位小儿(可能是传递信息的使者)要带着这些文字离开,这些文字或许包含了仙界的秘密和诗人对长生的向往。
“觉来知是虚无事”表达了诗人梦醒后的感慨,意识到之前的一切都是幻梦。但即便如此,“山中雪平云覆地”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紧接着,“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这里的“东岭”可能是指诗人居住的地方,而“啼猿”则是一种山间的声音,这里表现了诗人的心绪被打乱。
“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蓬莱峰在中国传说中是仙境所在,而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无法达到仙界的感慨和留恋。泪水涟涟,表现出内心的不舍。
最后,“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这里引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诗人对区分现实与幻想的困惑,也反映了一种超脱物我、追求真我的哲思。
“学仙去来辞故人,长安道路多风尘。”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自白,他选择了学习修仙之道,与旧友告别,而“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街道上充满了世俗纷争和尘嚣,这里强化了诗人对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
将军自称三百斤,跃马跳荡风前云。
曾探虎穴得其子,未许麟阁像素勋。
千金买名呼国士,百战捐身报知己。
腰间若若未银黄,麾下纷纷半朱紫。
玺书迭下明光宫,别部戈船始属公。
古人不怕鸡林险,翻谓天将贵此翁。
喻郎一室苦竹里,南浦流云润湘几。
图书以外无长物,仅堪容膝而已矣。
此膝一屈不复伸,无论其下无黄金。
坐处须穿幼安榻,抱时但咏梁甫吟。
羡尔尚有腹便便,坦之不肯作杯桊。
羡尔双肱力翘关,曲之可诣羲皇前。
但令此肱此腹安此膝,劝尔百年长一室。
不见净名居士方丈间,千坐莲花千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