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尊倒月,檀板敲云,况逢十月梅开,问几人酒圣诗豪,重题画壁;
舞扇裁红,歌衫缕碧,记看长安花去,对今日曼声翘袖,忆否金台。
瑶尊倒月,檀板敲云,况逢十月梅开,问几人酒圣诗豪,重题画壁;
舞扇裁红,歌衫缕碧,记看长安花去,对今日曼声翘袖,忆否金台。
这首诗以宴会为背景,描绘了文人雅士欢聚一堂,饮酒赋诗的场景。"瑶尊倒月,檀板敲云",以夸张的手法形容酒器之珍贵与音乐之高妙,营造出一种奢华而浪漫的氛围。"况逢十月梅开",点明时节,梅花盛开,象征着文人的高洁与才华。
"问几人酒圣诗豪,重题画壁",诗人提出疑问,询问在座的宾客中有多少是能饮能诗的高手,并且期待他们能在墙上留下自己的墨宝。这种期待和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舞扇裁红,歌衫缕碧",描述了舞者轻盈的动作和歌者的华美服饰,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闹与欢乐气氛。"记看长安花去,对今日曼声翘袖",诗人回忆起往昔在长安的繁华景象,对比今日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忆否金台",金台可能是指古代的宫殿或名胜,这里借指过去的辉煌时刻,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过去成就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之间的友谊、才情的交流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情感深度。
兹山有石岸,抵浪如受屠。
雪阵千万战,藓岩高下刳。
乃是天诡怪,信非人功夫。
白丁一云取,难甚网珊瑚。
厥状复若何,鬼工不可图。
或拳若虺蜴,或蹲如虎貙。
连络若钩锁,重叠如萼跗。
或若巨人骼,或如太帝符。
胮肛筼筜笋,格磔琅玕株。
断处露海眼,移来和沙须。
求之烦耄倪,载之劳舳舻。
通侯一以眄,贵却骊龙珠。
厚赐以賝赆,远去穷京都。
五侯土山下,要尔添岩龉。
赏玩若称意,爵禄行斯须。
苟有王佐士,崛起于太湖。
试问欲西笑,得如兹石无。
崦里何幽奇,膏腴二十顷。
风吹稻花香,直过龟山顶。
青苗细腻卧,白羽悠溶静。
塍畔起鸊鹈,田中通舴艋。
几家傍潭洞,孤戍当林岭。
罢钓时煮菱,停缲或焙茗。
峭然八十翁,生计于此永。
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
洞庭取异事,包山极幽景。
念尔饱得知,亦是遗民幸。
注矢寂不动,澄潭晴转烘。
下窥见鱼乐,怳若翔在空。
惊羽决凝碧,伤鳞浮殷红。
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
朝空笭箵去,暮实笭箵归。
归来倒却鱼,挂在幽窗扉。
但闻虾蚬气,欲生蘋藻衣。
十年佩此处,烟雨苦霏霏。
翠石数百步,如板漂不流。
空疑水妃意,浮出青玉洲。
中若莹龙剑,外唯叠蛇矛。
狂波忽然死,浩气清且浮。
似将翠黛色,抹破太湖秋。
安得三五夕,携酒棹扁舟。
召取月夫人,啸歌于上头。
又恐霄景阔,虚皇拜仙侯。
欲建九锡碑,当立十二楼。
琼文忽然下,石板谁能留?
此事少知者,唯应波上鸥。
阴宫何处渊,到此洞潺湲。
敲碎一轮月,熔销半段天。
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
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