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晓发,挂云帆十丈,天风如箭。
一碧湖光三十里,落日水平天远。
系马维舟,买鱼沽酒,杨柳人家店。
轻寒袭袂,淮南春色犹浅。
几度暮鼓晨钟,南来北去,游子心□倦。
芳草萋萋天际绿,怅望故人应转。
翠袖偎香,锦筝弹月,何处相留恋。
有人独自,灯花深夜频剪。
秦淮晓发,挂云帆十丈,天风如箭。
一碧湖光三十里,落日水平天远。
系马维舟,买鱼沽酒,杨柳人家店。
轻寒袭袂,淮南春色犹浅。
几度暮鼓晨钟,南来北去,游子心□倦。
芳草萋萋天际绿,怅望故人应转。
翠袖偎香,锦筝弹月,何处相留恋。
有人独自,灯花深夜频剪。
这首诗名为《酹江月·任御史有约不至》,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作品。它描绘了秦淮河畔的早晨景象,以云帆、天风、湖光和落日为背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诗人乘船而行,系马于岸,买鱼沽酒,流连于杨柳依依的人家小店,感受到轻微的春寒,暗示着淮南春天的尚浅。
接下来,诗人借暮鼓晨钟的交替,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漂泊不定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他遥望天际的芳草,心中怅然,不知故人何时能相见。想象中,或许有佳人陪伴,翠袖依香,弹筝弄月,但诗人却独自一人,深夜里只有灯花相伴,剪不断的是那份深深的孤寂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以及对友情的深深眷恋。萨都剌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具有浓厚的元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