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虎不画势,其虎威不扬。
称麟不称异,其麟不为祥。
彪炳与仁厚,形性固有常。
虽不骇观听,虎与麟何伤。
所以程叔子,题墓不厚张。
所以黄勉斋,作状谨精详。
两楹梦奠后,千古谁能方。
颜孟逮程朱,恂恂弟子行。
况又不数子,百步窥宫墙。
均为圣贤徒,等级分阶堂。
指山谓山高,指水谓水长。
人人皆信之,更不事惊惶。
谓山即泰华,谓水即海洋。
闻者必骋啄,咸以言为狂。
周易贵无妄,无妄道自彰。
吁嗟程九辈,礼乐徒纷庞。
画虎不画势,其虎威不扬。
称麟不称异,其麟不为祥。
彪炳与仁厚,形性固有常。
虽不骇观听,虎与麟何伤。
所以程叔子,题墓不厚张。
所以黄勉斋,作状谨精详。
两楹梦奠后,千古谁能方。
颜孟逮程朱,恂恂弟子行。
况又不数子,百步窥宫墙。
均为圣贤徒,等级分阶堂。
指山谓山高,指水谓水长。
人人皆信之,更不事惊惶。
谓山即泰华,谓水即海洋。
闻者必骋啄,咸以言为狂。
周易贵无妄,无妄道自彰。
吁嗟程九辈,礼乐徒纷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对陈梦祥所作行状的评价。诗中通过对比画虎、称麟、彪炳与仁厚等自然现象,引出对陈梦祥行状中过分赞扬的批评。诗中提到程叔子和黄勉斋的例子,强调了在撰写人物传记时应保持客观、精确的原则。诗的后半部分则进一步阐述了对陈梦祥行状中过度赞誉的批评,并引用《周易》中的“无妄”之道来支持观点。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苏葵对于历史人物评价的严谨态度,以及对行状撰写中可能出现的夸饰倾向的警醒。通过类比和引用经典,诗人在赞美陈梦祥的同时,也对其作品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批判。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夜月丝千缕,秋风雪一团。
神游苍玉阙,身在烂银盘。
露下仙芝湿,香生月桂寒。
姮娥如可问,欲乞万年丹。
是身如聚沫,如烛亦如风。
奔走天地内,苦为万虑攻。
陈子得先觉,水镜当胸中。
异乡各为客,相看如秋鸿。
扁舟忽归去,宛然此道东。
我亦议远适,西入华与嵩。
饮水有馀乐,避烦甘百穷。
相逢不可欺,偶然如飘蓬。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