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其五》
《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其五》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累怀湖寺逢,何时江城会。

况当秋夜凉,明月坐相对。

来日非今日,握手复一慨。

相别无远行,出门即天外。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的《送大彰徐博士还钱塘以客路青山外五字为韵赋诗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累怀湖寺逢”,诗人回忆起在湖边寺庙与友人相遇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接着,“何时江城会”一句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渴望,但又无奈于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

“况当秋夜凉,明月坐相对。”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夜中相对而坐,明月高悬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来日非今日,握手复一慨。”表明时光易逝,相聚不易,每一次分别都让人感慨万千。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相聚短暂的深深感慨。

最后,“相别无远行,出门即天外。”这句话寓意深远,意味着即使相隔不远,但一旦出门,就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不可避免。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变化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金山集古·其四

爽气朝来万里清,水天一色玉空明。

山从翡翠帘前看,人踏金鳌背上行。

塔影晴摇坤轴动,潮声先自海门生。

妙高台上登临处,银汉遥应接凤城。

(0)

大堤行

朝行大堤上,游春士女三三两。

暮行大堤上,唱歌卖饼声嘹喨。堤畔塔,一何高。

耸天柱,补坤鳌。完瑞气,育英髦。谁其作之民忘劳。

千斯年斯,绎子之绵斯。

(0)

送洪觉山先生北归五岭八章章六句

五岭之原,梧桐猗猗。其华菲菲,其实离离。

凤凰于飞,览此德辉。兀兀樵山,千仞其巍。

君子至止,硕人时依。千仞徊翔,明德是仪。

决拾既齐,弓矢既比。鸣钟击鼓,童子奏诗。

三射不违,示我威仪。西谷幽幽,涧水悠悠。

俯此青澜,峙彼高楼。硕人作之,君子优游。

凉秋九月,金风凄凄。越山青苍,百草依依。

山川脩阻,君子于归。于归何方,婺源之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愿言随之,道阻且长。

君子之驾,如云如龙。君子之马,如电如风。

愿言御之,可望不可从。君子于归兮,越山凄凄兮。

瞻望不及,悠悠我思兮。何以赠之,诗歌矢矣。

(0)

诰封恭人顾母挽诗

忆昔闻母贤,卢奎为我言。

相夫服山林,铅华蚤见捐。

所居何必广,取足事蘋蘩。

垂帘传一经,席地思三迁。

二子振英风,荀薛光后先。

一抚西南夷,疮痍方息肩。

一执皋陶法,匍匐多平反。

余亦汗漫游,执戟从周旋。

往年过其庐,贤母授我餐。

问讯北堂前,所闻诚独然。

圣主重徽音,命复凌云烟。

云何厌纨绮,白玉朝真仙。

空馀教子机,犹闻女诫篇。

好德兼怀饭,斯文倘可传。

(0)

文笔峰

一峰屹立万山低,造化生成笔一枝。

锐颖常沾雨露泽,光芒直射斗牛墟。

江山北去呈文字,海岛南来作砚池。

对此挥毫轻借力,青云独步到天衢。

(0)

春夜大雪骑过明卿邸中

山阴吾兴剧,一骑偶冲寒。

栖凤银成阙,游龙玉作鞍。

云中妆树出,空里散花残。

为爱阳春曲,来同郢客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