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入无为,乐闲中闲里,只这些儿。
惟论目下,未来已往休披。
常行坦荡,远财色、人是人非。
新来凭,怡怡内乐,境上无挂毫丝。
昏昏默默得也,向无中捉住,真个根基。
惺惺洒洒,无用无作无持。
头头返照,自然理、触处晖晖。
谁会得,清风皓月,湛湛两个人知。
欲入无为,乐闲中闲里,只这些儿。
惟论目下,未来已往休披。
常行坦荡,远财色、人是人非。
新来凭,怡怡内乐,境上无挂毫丝。
昏昏默默得也,向无中捉住,真个根基。
惺惺洒洒,无用无作无持。
头头返照,自然理、触处晖晖。
谁会得,清风皓月,湛湛两个人知。
这首元代谭处端的《汉宫春》是一首表达内心修养与超然境界的词。词中,作者以“欲入无为”开篇,表达了对无为而治、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在“闲中闲里,只这些儿”中,他强调了在日常平淡中的内心宁静和简单生活的重要性。
“目下未来已往休披”一句,教导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过去或忧虑未来,只需活在当下。接下来,“常行坦荡,远财色、人是人非”则倡导诚实守正,远离物欲和纷扰,保持内心的纯净。
“新来凭,怡怡内乐,境上无挂毫丝”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平静和喜悦的追求,以及对外界干扰的彻底放下。词的后半部分进一步深化这种心境:“昏昏默默得也,向无中捉住,真个根基”,意指在混沌中找到真实的自我,奠定稳固的内在基础。
“惺惺洒洒,无用无作无持”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不做无谓的努力。最后,“头头返照,自然理、触处晖晖”描绘出一种豁然开朗、处处皆是智慧光明的境地。
结尾“谁会得,清风皓月,湛湛两个人知”则暗示只有真正领悟者才能体会这清静无为的至高境界,犹如清风皓月般明亮,只有两人相知,言简意深,意境深远。整首词语言质朴,意境悠远,展现了作者对道家哲学的深入理解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