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乡吟·其一》
《望乡吟·其一》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古风

一滩高五尺,十滩高五丈。

行尽铜溪四百滩,铜厓应当白云上。

厓上还有千万山,一重高出一重颠。

待到铜厓望乡国,始似从此看云閒。

山高如梯水如箭,到家早晚樱桃绽。

心随飞鸟去悠悠,白发红绷眼中见。

万里真成一梦游,茗山重认雨中舟。

桐花落尽春风老,杜宇催人坐白头。

(0)
鉴赏

这首诗《望乡吟》是清代诗人郑珍所作,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远行之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一滩高五尺,十滩高五丈”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旅途中的艰难险阻,每经过十个滩流,高度便增加五丈,形象地展现了行路之不易。接着,“行尽铜溪四百滩,铜厓应当白云上”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壮丽而遥远的景象之中,四百个滩流之后,到达的地点仿佛在白云之上,既展现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也暗示了目的地的高远与神秘。

“厓上还有千万山,一重高出一重颠”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高远感,山峦叠嶂,层层递进,仿佛永远没有尽头,象征着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接下来,“待到铜厓望乡国,始似从此看云閒”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即使在如此遥远的地方,心中仍挂念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如同从云端俯瞰,故乡似乎变得更为清晰与宁静。

“山高如梯水如箭,到家早晚樱桃绽”两句,将山比作梯子,水比作箭矢,生动地描绘了行进的艰难与速度之快,同时也预示着离家的日子虽长,但终会归来,樱桃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希望与生机。最后,“心随飞鸟去悠悠,白发红绷眼中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渴望,即使年华已逝,心中的梦想与追求依旧如飞鸟般自由翱翔。

“万里真成一梦游,茗山重认雨中舟”则将整个旅程比作一场梦游,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最终还是要回到熟悉的茗山,寻找那曾经在雨中等待的船只,象征着无论走多远,心中始终有归宿。

“桐花落尽春风老,杜宇催人坐白头”以桐花凋零、春风渐逝、杜鹃啼鸣催人老去,形象地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一切,不忘故乡,不忘初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夜游宫·窗外捎溪雨响

窗外捎溪雨响。
映窗里、嚼花灯冷。
浑似潇湘系孤艇。
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
牵梦绕、沧涛千顷。
梦觉新愁旧风景。
绀云敧,玉搔斜,酒初醒。

(0)

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

人去西楼雁杳。
叙别梦、扬州一觉。
云澹星疏楚山晓。
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
细织就、霜丝多少。
说与萧娘未知道。
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0)

汉宫春·花姥来时

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
日长半娇半困,宿酒微苏。
沈香槛北,比人间、风异烟殊。
春恨重,盘云坠髻,碧花翻吐琼盂。
洛苑旧移仙谱,向吴娃深馆,曾奉君娱。
猩唇露红未洗,客鬓霜铺。
兰词沁壁,过西园、重载双壶。
休漫道,花扶人醉,醉花却要人扶。

(0)

鹧鸪天 化度寺作

池上红衣伴倚阑。
栖鸦常带夕阳还。
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
乡梦窄,水天宽。
小窗愁黛澹秋山。
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

(0)

汉宫春·名压年芳

名压年芳,倚竹根新影,独照清漪。
千年禹梁藓碧,重发南枝。
冰凝素质,遣凡桃、羞濯尘姿。
寒正峭,东风似海,香浮夜雪春霏。
练鹊锦袍仙使,有青娥传梦,月转参移。
逋山傍莺系马,玉翦新辞。
宫妆镜里,笑人间、花信都迟。
春未了,红盐荐鼎,江南烟雨黄时。

(0)

汉宫春·怀得银符

怀得银符,卷朝衣归袖,犹惹天香。
星移太微几度,飞出西江。
吴城驻马,趁鲈肥、腊蚁初尝。
红雾底,金门候晓,争如小队春行。
何用倚楼看镜,算橘中深趣,日月偏长。
江山侍吟秀句,梅靥催妆。
东风水暖,弄烟娇、语燕飞樯。
来岁醉,鹊楼胜处,红围舞袖歌裳。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