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珍重感怜才,此别应须到夜台。
中路相抛悲复愧,几时还望墓田来。
三年珍重感怜才,此别应须到夜台。
中路相抛悲复愧,几时还望墓田来。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死别》表达了深深的哀悼和怀念之情。首句“三年珍重感怜才”,诗人回忆逝者生前的才华与珍贵,三年来对逝者的思念和敬爱历历在目。次句“此别应须到夜台”直接点出死别的主题,暗示了与爱才之人的永诀,令人悲痛不已。
第三句“中路相抛悲复愧”,“中路”象征人生的中途,诗人感到自己未能陪伴至终,内心充满悲伤和自责。最后一句“几时还望墓田来”,诗人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再次来到墓地,寄托哀思,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挂念和无尽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生死离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去英才的深切怀念和失去的痛苦。
溶溶新涨水鸣渠,黯淡溪流泼墨如。
一炬犀光劳入照,百重蜃气漫呵嘘。
风尘待浣三千牍,海国谁磨十万书。
解识尺波留混沌,不教至察叹无鱼。
客心故凄楚,重以死丧悲。
同怀既异路,茹痛摧肝脾。
栖魄小西湖,遐予海东陲。
可怜风雨夜,对床杳无期。
竛竮百忧丛,赖有犹子随。
盛年忽短折,老泪惟承颐。
忆昔衔恤奔,闽峤初牵丝。
累岁骨肉惨,都在天一涯。
人生乐仕宦,而我至于斯。
樵川滩巀嵲,旴江濑逶迤。
素旐从此去,故山日近之。
朝来揽青铜,鬓发苍以衰。
恸馀行自念,少壮岂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