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全文
清 / 杨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溶溶新涨水鸣渠,黯淡溪流泼墨如。

一炬犀光劳入照,百重蜃气漫呵嘘。

风尘待浣三千牍,海国谁磨十万书。

解识尺波留混沌,不教至察叹无鱼。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淡水资源丰富的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水流、光影与自然界的互动。首联“溶溶新涨水鸣渠,黯淡溪流泼墨如”以“溶溶”形容水势之柔和,“新涨”则点明了水位上升的情景,而“水鸣渠”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流水潺潺的悦耳乐章。接着,“黯淡溪流泼墨如”运用比喻手法,将溪流比作泼洒的墨迹,形象地描绘出水流在暗淡光线下的流动状态。

颔联“一炬犀光劳入照,百重蜃气漫呵嘘”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里“一炬犀光”可能是指某种光源或反射的光芒,与“劳入照”形成对比,暗示了光线的明亮与努力照亮的场景。而“百重蜃气”则是对雾气弥漫景象的描述,通过“漫呵嘘”这一动作,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湿气和朦胧感。

颈联“风尘待浣三千牍,海国谁磨十万书”转而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将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这里“风尘待浣三千牍”可能象征着人们在风尘中书写的历史或记录,需要被清水洗净,寓意历史的澄清与传承。“海国谁磨十万书”则可能指海洋文明的丰富知识,需要有人去探索与解读,体现了对知识追求的渴望。

尾联“解识尺波留混沌,不教至察叹无鱼”收束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敬畏。这里“尺波留混沌”可能意指即使是微小的水流也能蕴含复杂的生命力与自然法则,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避免过度审视而忽视其中的奥秘。“不教至察叹无鱼”则是在强调即使是最细微的事物,也有可能隐藏着丰富的生命与智慧,鼓励人们保持谦逊与好奇之心,去发现和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杨浚
朝代:唐

《全唐诗》收其《送刘散员赋得陈思王诗明月照高楼》诗1首,小传云为“贞观时人”。按此诗出《文苑英华》卷二八五。从同唱诸人事迹看,此诗应为隋时作。其人是否入唐,尚无确證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二夜饮咏足即席

珠履三千巧斗妍。就中弓窄只迁迁。

恼伊刬袜转堪怜。

舞罢有香留绣褥,步馀无迹在金莲。

好随云雨楚峰前。

(0)

点绛唇·其四

曾到蟾宫,玉轮乞得长随手。数声轻叩。

已有锵琼玖。最好长清,浑不惊秋候。歌阑后。

那回辞酒。笑把遮檀口。

(0)

七娘子.重阳

东篱寿菊金犹浅。对南山、把酒开新宴。

绛阙丛霄,玉书丹篆。坐间俱是神仙伴。

童颜绿发何曾变。喜婴儿姹女交相恋。

寄语诗翁,茱萸重看。明年此会人人健。

(0)

眼儿媚·其一寄赠

潘郎心老不成春。风味隔花尘。

帘波浸笋,窗纱分柳,还过天津。

近时无觅湘云处,不记是行人。

楼高望远,应将秦镜,多照施颦。

(0)

恋绣衾·其一

黄花惊破九日愁。正寒城、风雨怨秋。

愁便是、秋心也,又随人、来到画楼。

因缘幸自天安顿,更题红、不禁御沟。

待写与、相思话,为怕奴、憔悴且休。

(0)

挽虞齐年运使·其一

曩把司农节,蠲民百万资。

公今随夜旦,谁与疗疮痍。

贮羡时包匦,搥人吏剥肌。

九原难再作,堕泪阅丰碑。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