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下对菊示子何》
《月下对菊示子何》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古风

天公爱菊同幽人,夜遣明月来写真。

秋魂尽入影中去,澹澹花枝空有痕。

半山亭子坐来久,衣袂渐冷胸中温。

花气增浓月益白,枝枝插在玻璃盆。

深露微光上蛛网,暗蛩细响吟篱根。

凉风疏疏度不尽,时见水面鱼吹纹。

乾坤清气盎两候,不在深夜即在晨。

昏昏世中声色窟,那得一刻能鲜新。

君思此时富贵儿,多少膻荤聚飞蚊。

香衾醉眼待苏醒,已日白日堆红尘。

百岁何由见此景,老死不知清净因。

我今无愁亦无乐,默默饱受花月薰。

意惬不须爪爬背,四山岑寂同忘言。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珍的《月下对菊示子何》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雅的画面。诗中,诗人将自己比作“幽人”,与天公共享对菊花的喜爱,明月如镜,仿佛是天公派遣来为菊花留影。菊花的秋意透过月影深深浸入,虽空留痕迹,却显得淡然而高洁。诗人独自坐在半山亭子,感受着花香与月色的交融,尽管衣衫渐冷,内心却因自然之美而温暖。

月光下,菊花的香气更浓,洁白的月色更显明亮,它们仿佛被插在了透明的玻璃盆中。诗人细致地观察到蛛网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以及篱笆根处的秋虫低鸣,凉风中带着鱼儿跃动的水纹。这清新的世界,无论是深夜还是黎明,都充满了生机和清气。

诗人感叹,在纷扰的尘世中,人们很难体验到这份新鲜与纯净,而富贵之人更是被世俗声色所累。他希望子何能像他一样,享受花月之乐,超脱于俗世之外。诗人自己则满足于默默欣赏这美景,无需外物打扰,四山的寂静让他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忘言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世俗浮华的批判。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0)

送钱副使黎阳发运

一杯寒食酒,珍重送君行。

花影黎阳渡,春风浚水声。

汎舟无废事,骋骥有修程。

应用方无暇,何须怆别情。

(0)

送施州单员外

精金百鍊始知难,何似仙枝两度攀。

名逐凤书归故里,身从鸟道入巴山。

诏宣远俗皇恩厚,惠洽齐民利刃闲。

珍重加餐顺风土,归来高步七人班。

(0)

奉和御制打毬

上闲精习渥洼骢,玉镂花鞍锦覆騣。

金埒无尘初裛露,朱旗向日自生风。

雷传画鼓偏增气,星度飞毬欲映空。

共道宸游因习武,凯歌犹似奏平戎。

(0)

同小敏消寒餐花室分得二律·其二焦桐

本不耐凡响,甘心爨下过。

何期知己遇,奈此缺残何。

流水犹堪谱,无弦已觉多。

生春弹指下,解阜自能歌。

(0)

太庙乐歌九首·其四皇高祖太原府君神室歌

缔基发祥,肇源兴庆。乃仁乃哲,克明克令。

庸宣国图,善流人咏。开我皇业,七百同盛。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