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乌蛮绝塞亭,巴娘歌罢月三更。
重寻湘水江边路,又见萧滩榜上名。
此去飞腾对天陛,不应憔悴困书生。
将军三战成功后,未数焚舟老孟明。
忆昔乌蛮绝塞亭,巴娘歌罢月三更。
重寻湘水江边路,又见萧滩榜上名。
此去飞腾对天陛,不应憔悴困书生。
将军三战成功后,未数焚舟老孟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的《赠胡绍立》。诗中描绘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首句“忆昔乌蛮绝塞亭”,诗人回溯往昔,想象着在遥远的边塞之地,与友人共处一亭的情景,乌蛮之地,荒凉而神秘,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巴娘歌罢月三更”一句,通过巴娘的歌声结束,夜已深沉,月挂中天,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暗示着离别或分别的时刻。
“重寻湘水江边路,又见萧滩榜上名”两句,诗人再次踏上熟悉的旅程,却在江边的萧滩看到了友人的名字,既是对过往记忆的追寻,也是对友人成就的肯定和自豪。
“此去飞腾对天陛,不应憔悴困书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能像展翅高飞的雄鹰,直冲云霄,而不是因困于书斋而消沉。
最后,“将军三战成功后,未数焚舟老孟明”以古代将领孟明焚舟誓师的故事为喻,鼓励友人面对挑战时要有坚定的决心和不屈的精神,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勇往直前,最终取得胜利。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成长的深切关怀。
见春光又去,肠断处、年年轻掷。
堤柳乱飘,双双飞燕翼。掠波无踪。
只因狂做病,将颠赚醉,遍粉塘香国。
风流何处寻钗泽。浮白红楼,踏青紫陌。
准拟受他怜惜。待挑灯剪烛,细语窗槅。春心寂寂。
只唾花袖碧。面叶钿黄,微闻消息。座中顾曲佳客。
话旧游苏小,欢情何极。更匆匆、绝缨欹帻。
誓今后、怜水怜山,不过远山垆侧。
驾扁舟、趁伊潮汐。自思量、惟有凄凉梦,一生值得。
问今年为底,才识春愁。梅额浅,柳腰柔。
傍妆台、试看团圆玉照,一丝新喜,才上眉头。
金雀屏风,红珠斗帐,试听东风黄栗留。
午梦瞢腾慵醒处,金虫宝瑟倩谁收。
又是飞飞燕子,穿帘拂幕,坐雕梁、对话难收。
红作片,锦成毬。空楼闲昼,暗数绸缪。
千点飘来,柳花烟起,五铢用尽,榆荚星稠。
恨伊偏薄劣,镇教垂却,银蒜双钩。
约伴寻春,何处玉钩斜畔,暗数道、画桥廿四。
向芳郊,酒帘畔,听流水。歌声美。
才过桥头十五,小苏家,钿筝斜倚。
花雨霏微,纷纷海棠园里。唤流莺、欲留无计。
待满泛银船,肠断鸳鸯被。
鲛绡拭残泪,长记酒头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