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通竹径,残月照空床。
鸟雀喧初曙,松杉落晚霜。
有山还种桂,无海不栽桑。
莫测升沉理,相携问法王。
上方通竹径,残月照空床。
鸟雀喧初曙,松杉落晚霜。
有山还种桂,无海不栽桑。
莫测升沉理,相携问法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访友于深山精舍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上方通竹径,残月照空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竹径通幽,月色微淡,空床映衬出访者内心的宁静与期待。接着,“鸟雀喧初曙,松杉落晚霜”两句,通过鸟鸣与落叶,展现了清晨的生机与自然界的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
“有山还种桂,无海不栽桑”则表达了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无论是高山之巅还是大海之滨,都寄托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自然界的热爱。最后,“莫测升沉理,相携问法王”一句,既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也是对智慧与真理的追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深沉而富含哲思,是一首充满禅意与自然美的佳作。
朔风卷地声如雷,西南想见巫山摧。
江南图籍二百年,一炬尽作江陵灰。
不知此图何所得,眼中十二犹崔嵬。
猿声髣髴馀山哀,行云欲行行复回。
神宫缥缈望不极,乘风御气无九垓。
区区云梦蹄涔尔,岂知更有阳云台。
老蟆食月饱复吐,天公一目频年瞽。
下界新增养蟾户,玉斧谁怜修月苦。
郡国蟾池知几所,碧玉清流水仙府。
小蟾徐行腹如鼓,大蟾张颐怒于虎。
渠家眉间有黄乳,膏梁大丁正须汝。
何人敢与月复雠,疾过池头不容语。
向来属私今属官,从今见蟆当好看,爬沙即上青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