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汉树》
《罗汉树》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稽首如来种,悲生末世中。

枝枝成小果,叶叶现神通。

海月分清影,天香逐晓风。

愿惟迷己者,睹此出樊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uóhànshù
sòng / shìzhì

shǒuláizhǒngbēishēngshìzhōng

zhīzhīchéngxiǎoguǒxiànshénnéng

hǎiyuèfēnqīngyǐngtiānxiāngzhúxiǎofēng

yuànwéizhěchūfánlóng

鉴赏

这首诗名为《罗汉树》,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诗人以罗汉树为象征,表达了对世间末法时期的感慨和对修行者的期许。首句“稽首如来种”暗示了罗汉树与佛教的关联,如同佛陀的种子般根植于人们心中。接下来的“悲生末世中”流露出对世间纷扰、道德沦丧的忧虑。

“枝枝成小果,叶叶现神通”描绘了罗汉树虽身处乱世,却依然坚韧生长,每一片叶子都展现出佛法的力量,寓意修行者在困境中显现智慧和神通。诗人通过海月和天香的意象,“海月分清影”象征着佛法的清澈照见,“天香逐晓风”则寓言佛法的传播和觉醒。

最后两句“愿惟迷己者,睹此出樊笼”,诗人希望那些迷失自我的人能从这罗汉树的景象中得到启示,从而挣脱世俗的束缚,走向心灵的解脱。整首诗富有哲理,借物喻人,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哭临川公

身用已时危,衰残况病欺。

竟成黄犬叹,莫逐白鸥期。

东阁图书散,西园草露垂。

无因奠江上,应负十年知。

(0)

寄家书

底事乡书累日修,路长唯恐有沉浮。

还忧得到家添忆,不敢多言客里愁。

(0)

荷叶

圆的破蓬苞,孤茎上藕梢。

雨撑栖鹭屋,风卷荫龟巢。

溪友裁巾帻,虚人作饭包。

小娃曾已折,新月里湖坳。

(0)

题海陵石仲铭所藏渊明归隐图

昔无刘豫州,隆中老诸葛。

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

凌熇宴功臣,旌旗蔽轇轕。

一壶从杖藜,独视天壤阔。

风吹黄金花,南山在我闼。

萧条蓬门秋,稚子候明发。

岂知英雄人,有志不得豁。

高咏荆轲篇,飒然动毛发。

(0)

送程彦明煜之松江

同是他乡客,俱为避地人。

兴来犹浪迹,别去更沾巾。

山路常疑雨,江花已报春。

荒烟投远戍,落日扣通津。

樵笠归墟尽,渔蓑度水频。

扬帆惊宿鸟,鼓柁骇游鳞。

俗薄谁知己,时危不计贫。

飘然沧海上,也欲共垂纶。

(0)

赠黄道士还九宫山

我家群玉山南陬,君居蒙顶最上头。

相望欲识嗟无由,摇摇心若风中斿。

君从少年慕远游,誓骖笙鹤仍丹丘。

冠星佩月露为裘,口诵赤玉灵书谣。

摩斥八极隘九州,后天不老三光凋。

故乡临睨毋停裛,下视起灭如浮沤。

九宫山高明翠虬,真牧之子世莫俦。

君居其间业焚修,五十余载无悔尤。

翠华昔驻鹦鹉洲,承恩召对黄鹤楼。

敷陈屡沐天语酬,大官醉以白玉瓯。

去年弓旌复旁搜,麻鞋径入朝冕旒。

神皋繁丽不肯留,日夜稽首还山求。

山中之人寄书招,雨余黄独抽新苗。

芝草琅玕弄春柔,不归负此岩壑幽。

龙江送别情悠悠,乡人歌作商声讴。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