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令七十平头,岂能久作人间客。
左车牙落,半分臂小,几茎须白。
挟种树书,举障尘扇,著游山屐。
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岛大功名官职。眼中花、须臾无迹。
小儿破贼,二郎作相,有何奇特。
同辈萧疏,且留铁汉,要摩铜狄。
向宝钗楼里,天津桥上,月明横笛。
即令七十平头,岂能久作人间客。
左车牙落,半分臂小,几茎须白。
挟种树书,举障尘扇,著游山屐。
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
岛大功名官职。眼中花、须臾无迹。
小儿破贼,二郎作相,有何奇特。
同辈萧疏,且留铁汉,要摩铜狄。
向宝钗楼里,天津桥上,月明横笛。
此诗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水龙吟·其八》,是一首怀古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忆,表达了词人对于英雄辈出的无限感慨和时代变迁的深沉感悟。
"即令七十平头,岂能久作人间客。" 这两句借用古代传说中“平头”即指寿终正寝之意,表达了即使命运再长,也无法永远停留在世间的无奈感。
"左车牙落,半分臂小,几茎须白。" 此处描绘的是英雄老去,武装坠落,体力不如前,须发斑斑皆白的凄凉景象。
"挟种树书,举障尘扇,著游山屐。" 这几句则是说,即使手中持着兵书,心中有着雄图,也终究要面对时光荏苒,壮志未酬的无奈。
"任蛙蟆胜负,鱼龙变化,侬方在、华胥国。岛大功名官职。眼中花、须臾无迹。" 这部分诗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蛙蟆(月亮)和鱼龙变化的象征,以及传说中的仙境“华胥国”,抒发了对逝去英雄事迹和功业成就的怀念,然而这些都已成过去,如同眼中花一般虚无缥缈。
"小儿破贼,二郎作相,有何奇特。同辈萧疏,且留铁汉,要摩铜狄。向宝钗楼里,天津桥上,月明横笛。" 最后几句则是对昔日英雄的赞叹,以及现实中的落寞。小儿破贼、二郎作相,是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而同辈萧疏,则表达了英雄不再的凄凉感;“且留铁汉,要摩铜狄”则是对往昔壮志未酬、英年早逝之人的无限思念。最后,词人在宝钗楼里和天津桥上,对着明月横笛,抒发了对于过往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情景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历史感怀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春雨困连朝,此心独惆怅。
红霏隔院花,蘋泛圆池涨。
嘤嘤好鸟声,晓窗闻纸帐。
晴旭忽照檐,浓黛抹千嶂。
雅怀启雅人,折柬饮春酿。
春酿何醲郁,越醪浑不让。
杯盏罗新奇,酌酒在无量。
座开碧桃花,含羞笑相向。
笑我醉不知,误挫酒国将。
桃李芳恒蹊,春风坐和畅。
况是花朝朝,花花竞相放。
何待羯鼓催,诗催两无妨。
东斋有琼枝,春来花无恙。
君子结素心,涉趣左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