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秋月照虚檐,寂历山扉夜不关。
默坐焚香遗万虑,潇潇梧竹水潺湲。
新秋秋月照虚檐,寂历山扉夜不关。
默坐焚香遗万虑,潇潇梧竹水潺湲。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静谧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新秋秋月照虚檐”,以“新秋”点明季节,秋月的清辉洒在空荡的屋檐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美的氛围。次句“寂历山扉夜不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山门紧闭,仿佛与外界隔绝,强调了环境的幽静与孤独感。
接着,“默坐焚香遗万虑”,诗人独自坐在那里,点燃香炉,让思绪随着袅袅升起的烟雾飘散,遗忘了所有的杂念和忧虑,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最后,“潇潇梧竹水潺湲”,以自然界的声响作为背景,梧桐、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溪水潺潺流淌,这些声音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又和谐地融入整体的意境之中,增添了诗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状态的深刻揭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体现了清代宫廷文学中常见的抒情与哲思相结合的特点。
颓俗不可挽,我思陈孟公。
胸中一噫气,浩荡沧海东。
初余亦拙谋,堕身尺度中。
昔为吾家驹,今为客子蓬。
人生百年耳,过鸟欻无踪。
何至自矛盾,身与众敌逢。
仲尼固玄圣,道大自不容。
落落少年场,谁复识吕蒙。
古今一丘貉,同赴三尺封。
乃知常满尊,慰藉吾人穷。
君诗苦相厄,欲抗辄丧雄。
但恐百钱债,负我葛陂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