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翁承事挽词五首·其四》
《翁承事挽词五首·其四》全文
宋 / 陈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霜髯碧眼照华灯,夹道游人避履声。

曾是元宵随步月,西风何忍见铭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夜晚的景象,通过“霜髯碧眼”这一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老人的外貌特征,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沉淀。"照华灯"三字,不仅写出了老人与灯火相映的场景,也寓意着老人虽已年迈,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明亮与温暖。

接着,“夹道游人避履声”一句,通过“避履声”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周围人群对老人的尊敬与避让,更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仿佛连空气都因老人的存在而变得凝重。这不仅体现了老人的社会地位,也反映了人们对其人格魅力的认同与敬仰。

“曾是元宵随步月”一句,将回忆拉回往昔的元宵佳节,那时的老人或许也曾与家人、朋友一同赏月、游园,享受节日的欢乐与温馨。这一句不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也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人生的变迁。

最后,“西风何忍见铭旌”一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西风以情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不舍。铭旌,古代葬礼中竖立的标志,象征着逝者的身份与地位。西风不忍直视铭旌,实际上是对逝者离世的惋惜与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灵魂的祝福与安息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老人形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缅怀的主题,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陈渊
朝代:宋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猜你喜欢

忆郑二宣时往交州

旅棹若乘空,春游近日东。

遥怜沧海客,共是白头翁。

雨霁鱼吹浪,天遥鹘借风。

清泠台下路,樽酒几时同。

(0)

衍公见和且有石炭之赠用韵奉谢

君不闻百年木作沟中断,又不闻宁戚单衣适至骭。

一朝牺尊升庙堂,布衣亦有轩裳换。

世间贵贱良靡常,万物变化犹铜炭。

我生不知行路难,五十年来任萧散。

白日无事常杜门,青山每向墙头看。

暮年南北倦奔走,炎云烁面朔风悍。

荷公赠我煤专车,助我吟哦精鍊锻。

谅无报公青玉案,感公意重锦绣段。

(0)

题钩勒竹二首为程将军赋·其一

白旄风急秋阴薄,玉帐云深夜色寒。

饮散辕门天似水,一庭霜月在琅玕。

(0)

次前韵奉简范景先先生·其九

陋巷无车马,幽居好避名。

不因书带草,谁识郑康成。

(0)

次韵题梅花

南枝春信早,倦客鬓痕深。

岁晚空江曲,相看只素心。

(0)

题墨梅三首·其一

索笑山窗下,霜清月在檐。

平生青白眼,今始识无盐。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