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感秋》
《途中感秋》全文
明 / 李坚(贞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一夜金风报早秋,疏棂点点气萧飕。

俄惊江上烟波冷,便觉郊原草木愁。

万里归途犹作客,半生踪迹等虚舟。

不堪肠断思乡处,满地芦花明月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秋天特有的凄凉氛围。首句“一夜金风报早秋”以金风喻指秋风,形象地描绘了秋风初起时的清新与凉爽,预示着早秋的到来。接下来,“疏棂点点气萧飕”则通过窗户上的点点寒气,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清冷气氛。

“俄惊江上烟波冷,便觉郊原草木愁”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江面与郊外,通过“烟波冷”和“草木愁”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寂静与哀愁,仿佛整个自然界都在为季节的更替而感到忧伤。

“万里归途犹作客,半生踪迹等虚舟”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流露。他虽然身处万里归途之中,却仍感觉自己如同过客一般,没有归属感;而“半生踪迹等虚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漂泊不定生活的感慨,如同浮萍般无根无依。

最后,“不堪肠断思乡处,满地芦花明月洲”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满地的芦花与明月洲的景象,既是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暗示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无法言表,只能在这样的景致中得到一丝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与思乡之情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凄美与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呼唤。

作者介绍

李坚(贞夫)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贻友人

清云度高汉,落日下远戍。

行子倦孤征,税驾咸阳暮。

空林宿雨微,虚檐滴松露。

怅然怀美人,昔语今不晤。

浊酒谁为倾,强歌未成趣。

岂无四海士,新交不如故。

(0)

蓦山溪.极乐寺僧言入夏来辨色蚤起于万绿阴中听百鸟调舌辄有尘外之想

一林深碧。数里寻香积。

入门径通幽,只斜照、花阴寂寂。

凿池注水,环绕小亭空,翻玉虹,动凉云,洗我题诗笔。

心随境远,此乐真何极。

世外契琴言,便茶罢、风清两腋。

翠禽幽哢,谁解證闻根,夜迷漫,听晨钟,定里应相忆。

(0)

山海关

重关称第一,扼险倚雄边。

地势长城接,天空沧海连。

戍歌终岁苦,插羽不时传。

作镇隆三辅,征输困百年。

笳寒龙塞月,甲冷雉楼烟。

历数归皇极,纲维秉化权。

漫劳严锁钥,空自结山川。

在德诚非易,临风更慨然。

(0)

陈友谅

渔家子,起沔阳,夥颐沉沉称汉王。

橹箱连锁棚走马,乘潮东向吞天下。

奈何雁汊烧羊反间行,坏汝万里之长城。

铁挝击碎寿辉首,义帝沉江战且走。

饿鸮一声摩天风,目睛突出箭血红。

相士贵墓术不验,沙岸雨立朝班空。

虎斗龙争几朝暮,若翁业渔尚如故。

不识门前拥彗迎,不逢俎上分羹怒。

呜呼载尸安用镂金床,比之溺器七宝装,龙凤鞍帕真珠光。

刘鋹孟昶汰已甚,与乱同事罔不亡。

(0)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其十五学堂岩

仙人非痴人,山中犹读书。

嗟我癈学久,闻此一长吁。

(0)

题桃源图

战国方忿争,嬴秦复狂怒。

冤哉鱼肉民,死者不知数。

斯人逃空谷,是殆天所恕。

山深无来遥,林密绝归路。

艰难苟生活,种莳偶成趣。

西邻与东舍,鸡犬自来去。

熙熙如上古,无复当世虑。

安知捕鱼郎,延缘至其处。

遥遥千载后,缅想增慨慕。

即今生齿繁,险绝悉开露。

山中无木客,川上靡渔父。

虽怀隐者心,桃源在何许。

况兹太平世,尧舜方在御。

干戈久己戢,老幼乐含哺。

田畴毕耕耨,努力勤蓻树。

毋为问迷津,穷探事高举。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