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车驾入西都,父老千人拜路隅。
潜问马嵬端正树,枝条犹似旧家无。
春来车驾入西都,父老千人拜路隅。
潜问马嵬端正树,枝条犹似旧家无。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子之景的诗歌,表达了对故土和家园深切的情感。开篇“春来车驾入西都”,即刻设定了一种欢快而又略带离别忧伤的情境,春天到来,车辆穿行于西都之中,似乎预示着一种新的开始或是归乡的旅途。
紧接着,“父老千人拜路隅”一句,更添几分温馨和敬意。这里的“父老”指的是年迈的村民,他们或许早已闻名这位游子的英勇或者功成名就,故此万人空巷,纷纷涌动于道路之旁,以示尊崇。这种场景不仅展现了古代乡土文化中对有为者的大众敬仰,更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与归属感。
而“潜问马嵬端正树,枝条犹似旧家无”则更进一步深化主题。这里的“潜问”意味着细致入微地询问和观察,而“马嵬端正树”则是诗人心中的一处标志性景物。这棵树,或许在诗人的记忆里承载了许多旧日欢乐,它的枝条依然如昔,仿佛与诗人旧家时光相连,让人不禁感慨系之。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车驾、乡民拜迎以及特定景物马嵬端正树的细腻描绘,流露出诗人对故土深情的怀念,以及对过往岁月无可奈何的情愫。这样的创作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情感的寄托。
余生寡谐俗,老去得知己。
论交固云晚,莫逆良可喜。
联翩诸侯客,寂寞著书事。
夜分青藜火,昼并乌皮几。
几回论班马,一笑观亥豕。
烟云挥洒外,风月吟啸里。
蚶杯酌流霞,兽炉爇沉水。
佳哉《水调》词,清我尘俗耳。
朱弦听者希,《白雪》和能几。
别来怀盍簪,梦见承倒屣。
帷林大江边,瓢巷横山趾。
秋风落梧叶,甘雨熟菰米。
相望不三舍,相过堪一苇。
诗筒继元白,通家犹孔李。
况于阿戎谈,亦与诸任齿。
尚友古之人,厥德薰晋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