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词·其七十六》
《宫词·其七十六》全文
宋 / 宋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春来车驾入西都,父老千人拜路隅。

潜问马嵬端正树,枝条犹似旧家无。

(0)
注释
车驾:指皇帝或皇室出行的队伍。
西都:古代对长安(今西安)的称呼,西京。
父老:指当地年长的人们。
拜路隅:在路上跪拜致敬。
潜问:悄悄询问,暗中打听。
马嵬:地名,在陕西,与杨贵妃之死有关。
端正树:可能指的是马嵬坡的梨树,传说杨贵妃曾在此处赐梨。
旧家:过去的家,这里指杨贵妃曾经的生活。
翻译
春天来临,皇家车队驶入西京长安
沿途的老百姓上千人在路边拜迎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子之景的诗歌,表达了对故土和家园深切的情感。开篇“春来车驾入西都”,即刻设定了一种欢快而又略带离别忧伤的情境,春天到来,车辆穿行于西都之中,似乎预示着一种新的开始或是归乡的旅途。

紧接着,“父老千人拜路隅”一句,更添几分温馨和敬意。这里的“父老”指的是年迈的村民,他们或许早已闻名这位游子的英勇或者功成名就,故此万人空巷,纷纷涌动于道路之旁,以示尊崇。这种场景不仅展现了古代乡土文化中对有为者的大众敬仰,更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与归属感。

而“潜问马嵬端正树,枝条犹似旧家无”则更进一步深化主题。这里的“潜问”意味着细致入微地询问和观察,而“马嵬端正树”则是诗人心中的一处标志性景物。这棵树,或许在诗人的记忆里承载了许多旧日欢乐,它的枝条依然如昔,仿佛与诗人旧家时光相连,让人不禁感慨系之。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车驾、乡民拜迎以及特定景物马嵬端正树的细腻描绘,流露出诗人对故土深情的怀念,以及对过往岁月无可奈何的情愫。这样的创作手法,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情感的寄托。

作者介绍

宋白
朝代:宋

(936—1012)大名人,字太素。太祖建隆二年进士。乾德初,试拔萃高等。为著作佐郎。太宗即位,迁左拾遗,权知兖州,岁余召还。历仕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终吏部尚书。学问宏博,属文敏赡。尝三掌贡举,极意称奖,苏易简、王禹偁等皆出其门。雍熙中,与李昉等同编《文苑英华》。卒谥文安。有集。
猜你喜欢

次韵蒲察少府出入韵

白云花影外,堂上一帘春。

细雨溪桥路,孤烟古木村。

有鱼供醉客,无犬吠行人。

把酒同游处,梅花满县门。

(0)

代简张希尹

余生寡谐俗,老去得知己。

论交固云晚,莫逆良可喜。

联翩诸侯客,寂寞著书事。

夜分青藜火,昼并乌皮几。

几回论班马,一笑观亥豕。

烟云挥洒外,风月吟啸里。

蚶杯酌流霞,兽炉爇沉水。

佳哉《水调》词,清我尘俗耳。

朱弦听者希,《白雪》和能几。

别来怀盍簪,梦见承倒屣。

帷林大江边,瓢巷横山趾。

秋风落梧叶,甘雨熟菰米。

相望不三舍,相过堪一苇。

诗筒继元白,通家犹孔李。

况于阿戎谈,亦与诸任齿。

尚友古之人,厥德薰晋鄙。

(0)

次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作三首·其三

浪说今宵明月好,干戈满地几人看。

惟馀院落清尊赏,忍照沙场白骨寒。

采笔写残思缚兔,玉笙吹罢拟乘鸾。

知君此会非忘世,只为良辰一笑难。

(0)

竹谷

绿雾湿蒙蒙,纷披路不通。

秋声夜来起,无处着西风。

(0)

简王原翚

东郭道人才大奇,置身散地任支离。

阿谁或讶嵇康懒,此老真成济叔痴。

白日放歌杯在手,青春作梦草生池。

《辋川图》是传家谱,留得当年绝妙辞。

(0)

赴夷陵

迢迢上夷陵,意促日易暝。

乱石劖马蹄,丛棘罥衣领。

登山若攀天,度壑如赴井。

抚膺欲呕心,喘息屡延颈。

但逢过虎迹,夐绝行人影。

顾兹客怀恶,况乃道里永。

毫素难具陈,聊以述短咏。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