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云浅照玫瑰红,一笑君王三举烽。
羯鼓楼头鼓一通,霓裳夜舞玻璃风。
赭山梁海老英雄,凿地出天开幽宫。
月珠如炬衔两龙,三泉照澈白日同。
蓬莱方丈远不逢,方士谈仙如镂空。
?舸满载稚芙蓉,堆珠积玉海波中。
千岁老狐穴深丛,阴厓占断石帘栊。
飞乌吐火烧青松,鸣雨鸣风怪哉虫。
薄云浅照玫瑰红,一笑君王三举烽。
羯鼓楼头鼓一通,霓裳夜舞玻璃风。
赭山梁海老英雄,凿地出天开幽宫。
月珠如炬衔两龙,三泉照澈白日同。
蓬莱方丈远不逢,方士谈仙如镂空。
?舸满载稚芙蓉,堆珠积玉海波中。
千岁老狐穴深丛,阴厓占断石帘栊。
飞乌吐火烧青松,鸣雨鸣风怪哉虫。
这首《骊山怀古》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通过瑰丽的想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慨与对古代帝王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薄云浅照玫瑰红”,以轻柔的云彩与温暖的玫瑰红光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梦幻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世界。接下来,“一笑君王三举烽”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军事行动联系起来,通过“一笑”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君王在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心理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权力与战争的阴影。
“羯鼓楼头鼓一通,霓裳夜舞玻璃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场景的氛围,通过描述宫廷音乐与舞蹈的盛况,展现出一种华丽而略带忧伤的美。羯鼓的声音在夜晚回荡,霓裳之舞在玻璃般的光影中翩翩起舞,既是对古代宫廷文化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繁华背后孤独与寂寞的反思。
“赭山梁海老英雄,凿地出天开幽宫”则将视角转向自然与英雄,通过“赭山梁海”的壮丽景色与“老英雄”的形象,以及“凿地出天”的惊人之举,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勇气与智慧,同时也隐含着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月珠如炬衔两龙,三泉照澈白日同”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以“月珠”、“两龙”等元素,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同时通过“三泉照澈白日同”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深处真理的追求与向往。
“蓬莱方丈远不逢,方士谈仙如镂空”则表达了对理想仙境的渴望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感,通过对比“蓬莱方丈”与“方士谈仙”的虚幻与现实,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与现实局限的深刻思考。
最后,“?舸满载稚芙蓉,堆珠积玉海波中”描绘了一幅富丽堂皇的海上景象,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奢华生活的描绘,也是对繁华背后的空虚与短暂的警示。
“千岁老狐穴深丛,阴厓占断石帘栊”通过“老狐”与“阴厓”的形象,隐喻了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时间力量的敬畏。
“飞乌吐火烧青松,鸣雨鸣风怪哉虫”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通过“飞乌”、“火烧青松”、“鸣雨鸣风”与“怪哉虫”的声音,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骊山怀古》通过对历史、自然、人性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洞察与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思。
千金得宝刀,不若得锸归。
宝刀虽云利,邂逅伤疮痍。
伤疮有复日,伤皮无完时。
不若远所伤,取锸安自持。
一凿以成井,再凿以深资。
清泉冽其中,定德发不移。
饮可沃吾心,浴能清吾肌。
此道如必尚,庶几有常为。
既庸铭我前,又书荐余知。